- 简答题
题干:A公司为非上市公司,按年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按年计提利息。有关债券投资业务如下:(1)2013年1月1日,A公司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批5年期债券,面值5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4639.52万元(含交易费用9.52万元),票面利率为10%,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归还本金。A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2%。(2)2015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B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A公司据此认定B公司的债券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16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00万元,但2017年12月31日将仅收到本金3000万元。(3)2016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B公司财务显著改善,并预期2017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00万元,收到本金4000万元。[(P/F,12%,1)=0.89286;(P/F,12%,2)=0.79719]
题目:计算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减值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①2013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4639.52×12%=556.74(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556.74-500=56.74(万元)
年末摊余成本=4639.52+56.74=4696.26(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6.74
贷:投资收益 556.74
②2014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4696.26×12%=563.55(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563.55-500=63.55(万元)
年末摊余成本=4696.26+63.55=4759.81(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3.55
贷:投资收益 563.55
③2015年12月31日
应收利息=5000×10%=500(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4759.81×12%=571.18(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571.18-500=71.18(万元)
年末摊余成本=4759.81+71.18=4830.99(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18
贷:投资收益 571.18

- 1 【综合题(主观)】计算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应确认的利息费用和“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
- 2 【综合题(主观)】编制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2月31日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分录。
- 3 【综合题(主观)】编制乙公司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2月31日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分录。
- 4 【综合题(主观)】计算2005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A银行该项贷款的摊余成本;
- 5 【简答题】根据资料(3),计算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计算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 6 【简答题】计算2015年12月31日预计的未来三年现金流量净额。
- 7 【简答题】计算2015年12月31日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8 【简答题】计算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减值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 9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5年12月31日预计的未来三年现金流量净额。
- 10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5年12月31日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某企业现有资金总额中普通股与长期债券的比例为3: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如果将普通股与长期债券的比例变为1:3,其他因素不变,则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
- 下列关于资本结构决策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主要市场集中在西南地区,例如四川、重庆、贵州等地。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公司领导人准备北上,进军寸土寸金的北京市场。为此,公司特别派人提前来到北京,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查。北京作为首都,虽然有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仍达10.1%,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人均GDP的增长就意味着老百姓更富裕了。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经过2009年房价的疯狂上涨之后,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北京市场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政策信号,如开发商拿地首付款至少50%,停止二手房营业税优惠,严厉打击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的种种行为,并中止二套房贷优惠,执行利率1.1倍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将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和开发商产生较为长期的影响。除了这些宏观政策因素外,该公司人员还走访了北京的一些专业人士以及部分消费者,对北京市场居民购买住房的消费行为特征(例如居住面积、户型的喜好、家庭结构、收入构成等等)、住宅建筑的技术特点等进行了了解,为公司下一步进军北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求:请根据以上信息,说明甲公司都进行了哪些宏观因素的分析。
- 甲公司于2010年3月以6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并对所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于2010年确认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160万元,由于乙公司资本公积变动确认其他权益变动40万元。2011年1月,甲公司又投资7 500万元取得乙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甲公司在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乙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未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任何减值准备。购买日,原取得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7 500万元。假定2010年3月和2011年1月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分别为18 500万元和24 000万元。 则甲公司在购买日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为( )。
- 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注重扩大收入来源国的税收管辖权,主要在于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双边税收协定的签订,同时也促进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国际税收协定的签订,该税收协定范本是( )。
- 我国居民王某2014年6月份将市区内闲置的一处住房按市场价格出租给他人居住,租期1年,每月租金2000元,房产原值7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30%。可提供实际缴纳营业税(3%减半征收)和房产税(4%)的完税凭证(假定其他税费忽略不计)。7月发生漏雨修缮费1000元,能够提供有效、准确的凭证。则王某2014年7/8两个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 己公司能否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并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