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疑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43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入院时9月8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88x 109/L,9月9日开始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周后肺炎治愈,9月11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 90X10VL,9月20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 92X109/L,患者既往血常规情况不详。该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左氧氟沙星应用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E】
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六种。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时间顺序合理、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不良反应与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相符、患者的病情和联合用药等情况与不良反应无关、再次用药又发生相同的不良反应,具备上述五点,可归为“肯定”。“很可能”与“肯定”的区别就是患者再次用药情况不明。如果涉及不良反应的报表内容缺项太多,则无法评价。有文献报道,阿莫西林已知的不良反应中有过敏反应,可引起皮疹;干扰素 可引起脱发;左氧氟沙星对血液系统影响未见报道。

- 1 【单选题】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是()
- A 、合格药品过量服用导致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B 、合格药品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C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D 、服用假药导致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E 、服用劣药导致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2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疑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32岁,因细菌性扁桃体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出现全身皮疹、瘙痒。立即停药,无特殊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未再给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 3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疑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45岁,因慢性乙型肝炎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脱发,停用干扰素后,脱发症状好转;再次给予干扰素治疗,患者再次出现脱发。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 4 【多选题】影响药品稳定性的药物因素有()
- A 、
储存温度
- B 、日光照射
- C 、化学结构
- D 、药物辅料
- E 、人员结构
- 5 【多选题】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有()。
- A 、药物的旋光度
- B 、多晶型
- C 、无定型
- D 、药物粒径
- E 、成盐与否
- 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不良反应诱因的机体因素是()。
- A 、年龄大小
- B 、性別
- C 、遗传种族
- D 、药物附加剂
- E 、病理因素
- 7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关于机体方面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族或民族的用药者间存在区别
- B 、一般来说,对于药品的不良反应,男性较女性更为敏感
- C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lii的相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 D 、用药者的病理状况影响药品不良反应
- E 、抑郁症、溃疡病、震颤麻痹、创伤或手术等使胃排空延长,延缓口服药物吸收
- 8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32岁。因细菌性扁桃体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出现全身瘙痒。立即停药,无特殊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未再给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 9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45岁。因男性乙型肝炎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脱发,停用干扰素后,脱发症状好转,再次给予干扰素治疗,患者再次出现脱发。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 10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患者,男,45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入院时9月8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88x/L。9月9日开始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一周后肺炎治愈,9月11日查血小板(PLT)90x/L,9月20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92x/L。患者既往血常规情况不详。该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氧氟沙星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 、肯定
- B 、很可能
- C 、可能
- D 、可能无关
- E 、无法评价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是()
-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接种单位发现质量可疑疫苗,相关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
- 长期应用利血平后,如果使用具有直接作用的拟肾上腺索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升压作用增强,这一现象称为()
- 氨茶碱在()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 不能与栓剂水溶性基质PEG配伍的药物是()。
- 甲氧氯普胺使小肠对乙酰氨越酚的吸收加快属于()。
- 患者,女,47岁。出现一侧颜面部骤然发作性闪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应选用的药物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