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公司20×5年1月1日以1500万元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为10%,期限6年,面值1500万元,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管理层拟将其持有至到期。其他有关资料及账务处理如下:(1)20×6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150万元债券利息,因乙公司经营出现异常,甲公司对该债券利息和本金的现金流量重新作了估计,20×6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up2015/abc9193f95d-0fe2-476e-82f3-711d47c29315.png](2)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没有收到利息,维持原预计(本金/利息)现金流量;(3)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实际收到现金900万元,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没有改变;(4)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实际收到的现金为100万元,并预期原先的现金流量估计发生改变,预计2×10年还将收回现金150万元;(5)2×10年12月31日,该债券到期结算,甲公司实际收到乙公司及其债券发行担保方的现金500万元;(6)利率10%折现系数如下表所示:[up2015/abce431f05f-2ce6-4933-a630-7aa9741627a6.png]
题目:写出2×10年相关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2× 10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3.63贷:投资收益 13.63(150-136.37)
借:银行存款 500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5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500(1500-900-100)资产减值损失 350借:投资收益 236.91贷:资产减值损失 236.91
提示:至2×10年甲公司收回债券本金,
减值准备余额=(523.34+99.94-36.37)-(97.67+107.43+18.18+13.63)=586.91-236.91=350(万元),其中586.91万元是计提和调整数,236.91万元是对应投资收益冲减数。
本题以上按照教材贷款减值的例题写出会计分录。实际上如果确认可以在20×7年收到利息,会计分录的方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既可以写成: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97.67贷:投资收益 97.67(976.66×10%)借:应收利息15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150 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值准备=1500-150- (523.34-97.67)=924.33(万元)。
也可以写成:借:应收利息 150贷:投资收益 97.6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2.33摊余成本=1500-52.33-523.34=924.33(万元)。

- 1 【综合题(主观)】编制20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 2 【综合题(主观)】编制20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 3 【综合题(主观)】写出2011年~2014年相关会计分录。
- 4 【综合题(主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 5 【简答题】根据资料(1)、(2)、(4)、(5),编写相关的会计分录。
- 6 【简答题】根据资料(1)、(2)、(4)、(5),编写相关的会计分录。
- 7 【简答题】编制甲公司2015年8月的相关会计分录。
- 8 【综合题(主观)】编制2016年A公司和C公司相关会计分录。
- 9 【计算分析题】编制2×16年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分录;
- 10 【计算分析题】编制2018年与该专利技术相关的会计分录。
- 如果A注册会计师在规模为75的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不超过()就可以接受总体,而大于这个数就应当拒绝接受总体。
- 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表述正确的有()。
-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定中,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的有()。
- 下列关于防御型战略组织和开拓型战略组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08年10月1日,马某向贾某借款10万元,李某作为一般担保人签字,根据合同,马某应于2009年3月3日还款,保证期间也一直持续到该日。马某到期拒绝还款,贾某遂诉至法院,法院于2009年5月9日作出要求马某还款的判决,该判决于2009年5月24日生效。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下列控制中,表明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存在缺陷的有( )。
- 下列属于决策支持系统组成部分的有( )。
- 下列各项中,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职权的有( )。
- 甲、乙、丙三人成立一个特殊的普通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甲在为一客户提供审计业务服务过程中,因重大过失给客户造成损失200万元。下列关于该损失责任承担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按照2017年教材改编)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反舞弊机制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 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应对评估出的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下列不能有效应对上述风险的审计程序是( )。
-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后,债务人林木公司提出的两项异议是否成立?请分别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