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施工单位B承包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冻结段深度280m,基岩段围岩条件较完整,但在井筒深度560~590m、680~700m位置有两层含水层,预计井筒最大涌水量分别为80立方米/h和78立方米/h,其他井筒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立方米/h。冻结施工由A单位独立承包。施工单位B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在井筒设备选型布置中选择了2台JKZ-2.8/15.5型提升机,配2只4立方米吊桶提升,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6臂伞钻打眼,凿眼深度4.2m,整体液压下滑模板段高2.4m,溜灰管下料。为了抢在冻结壁进入井筒掘进荒径之前施工,施工单位B在冻结水文观测孔冒水3d后即开始开挖。在开挖15m后,出现片帮事故,被迫停工。为此施工单位B向业主提出了由于片帮引起的3万元的隐蔽工程索赔。施工单位在正常施工到井筒深度为557m位置时井筒涌水量达到45立方米/h,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8万元的地层变化引起的额外费用索赔。
题目:分析B单位出现施工事故及两次索赔要求。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第一次事故是由于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尽管水文观测孔冒水是冻结井筒开挖的基本条件,但是还应满足测温孔及准备工作等条件,主要条件应由冻结单位控制。因此在没有冻结单位的开工通知书的情况擅自开挖,责任应该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并且如果由此给冻结单位造成损失,冻结单位有权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第二次索赔是由于接近含水层时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治水措施,导致含水层的涌水通过裂隙涌出,责任应该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距离含水层10m的位置时施工探水钻孔,根据探水情况采取相应的治水措施。

- 1 【单选题】若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材料检验程序,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结构构件造成的,按照事故产生的原因划分,该质量事故应判定为()。
- A 、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 B 、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 C 、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 D 、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 2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给出正确做法。
- 4 【建造师案例题】事件三中:分别分析施工单位提出的各项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 6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 7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増设进口横洞的理由。
- 8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增设进口横洞的理由。
- 9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 10 【建造师案例题】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等粗直径钢筋锥螺纹连接的强度与母材的强度相比,( )。
- 根据《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和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基本识别色分为( )类。
- 某宾馆客房装修改造工程,房间功能布局和施工范围已经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效益,在施工图设计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招标,最终确定某装饰工程公司中标。为更好地控制投资,简化工程结算程序,业主与施工单位协商采用总价固定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 工程开工后不久,业主对部分客房装修设计进行了较大变更,增加了吊顶工程施工,并以设计变更形势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收到变更后,提出了增加工程造价24 万元的预算文件。工程进行一个半月后,工程遇到百年不遇的罕见暴雨袭击,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遭到破坏,工程被迫暂停施工10d。恢复施工后不久,施工单位 采购过程中,发现部分装修材料市场价格上涨,遂要求业主确认采购价格追加材料涨价增加的工程款。 因设计变更引起造价增加,承包商提出索赔要求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 施工合同中,( )应由承包人完成。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
- 下列关于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应用相关比率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考察管理成果的好坏,所采用的指标具有()特点。
- 单位甲委托自然人乙采购特种水泥,乙持授权委托书向供应商丙采购,由于缺货,丙向乙说明无法供货,乙表示愿意购买普通水泥代替,向丙出示加盖甲公章的空白合同。经查,丙不知乙授权不足的情况。关于甲、乙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施工方案(2)中的C的名称是什么?补充其施工工艺流程?其混凝土浇筑应如何进行浇筑?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