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其中不包括()。
- A 、明确区域控制重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
- B 、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源头管理
- C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优化工业布局
- D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B包括四个方面: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项目建设要求。D选项是B选项的一部分。

- 1 【单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开展重点行业治理,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体系。其措施不包括( )。
- A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摸底调查
- B 、完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和政策体系
- C 、大力削减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 D 、积极推进有机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 E 、推进有机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 2 【单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目标不包括( )。
- A 、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
- B 、到2015年,重点区域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下降10%
- C 、到2015年,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20%
- D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细颗粒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6%
- 3 【单选题】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 、某镇环境监管部门发文禁止秸秆焚烧
- B 、某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砼和预拌砂浆
- C 、某市饮食公司要求所属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化运行监管
- D 、某煤码头对堆煤场建立了封闭料仓与传送装置,并安装了与城市扬坐视频监控平台联网的视频监控措施
- 4 【多选题】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规划目标涉及的污染物包括( )。
- A 、臭氧
- B 、二氧化硫
- C 、挥发性有机物
- D 、二氧化氮、细颗粒物
- 5 【单选题】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不包括()。
- A 、加强有毒废气污染控制
- B 、积极推进大气汞污染控制工作
- C 、积极推进大气铅污染控制工作
- D 、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工作
- 6 【单选题】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要求不包括()。
- A 、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源头管理
- B 、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使用
- C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优化工业布局
- D 、明确区域控制重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
- 7 【多选题】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使用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改善煤炭质量
- B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 C 、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 D 、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 8 【单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依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规划区域划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实施差异化的控制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策略。
- A 、大气污染程度
- B 、大气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大气污染物在区域内的输送规律
- C 、大气污染程度及大气污染物在区域内的输送规律
- D 、大气污染物在区域内的输送规律
- 9 【多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规划目标包括()。
- A 、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
- B 、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 C 、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 D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
- 10 【单选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强化工业烟粉尘治理,大力削减颗粒物排放。其措施不包括()。
- A 、深化火电行业烟尘治理
- B 、强化水泥行业粉尘治理
- C 、深化钢铁行业颗粒物治理
- D 、全面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烟尘治理
- E 、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PM2.5前体物的治理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鼓励发展通用节能技术包括( )。
- 给出本项目生态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
- 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状态下测量。
- 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用能够达到()的污染防治技术。
-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某一给水泵房室内围护结构处声级为85 dB(A),已知围护结构的A计权隔声量为20 dB(A),假设水泵房室内为近似扩散声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为( )dB(A)。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