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 A 、4
- B 、5
- C 、6
- D 、7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监测制度,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 1 【单选题】某地大气环境监测PM10的日平均浓度为0.45mg/,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则超标倍数为()。
- A 、1倍
- B 、2倍
- C 、3倍
- D 、4倍
- 2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时,PM10监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 、冬季监测五天有效数据
- B 、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五天有效数据
- C 、冬季监测七天有效数据
- D 、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七天有效数据
- 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
- B 、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 C 、仅将项目排放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 D 、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因子
- 4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预测时,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 A 、主导风向为X坐标轴,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为Y坐标轴
- B 、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
- C 、南北向为X坐标轴、东西向为Y坐标轴
- D 、可以任意设置X、Y坐标轴
- 5 【多选题】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时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
- A 、分析超标率
- B 、筛选超标数据
- C 、分析最大超标倍数
- D 、分析超标原因
- 6 【单选题】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二级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
- A 、8,5
- B 、5,3
- C 、8,4
- D 、12,6
- 7 【多选题】大气环境评价中的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 A 、公正
- B 、全面
- C 、客观
- D 、真实
- 8 【单选题】大气环境评价的现状监测中,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 )。
- A 、监测因子
- B 、评价因子
- C 、影响因子
- D 、重要因子
- 9 【单选题】某地大气环境监测PM10的日平均浓度为0.45mg/,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则超标倍数为()。
- A 、1倍
- B 、2倍
- C 、3倍
- D 、4倍
- 10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
- A 、1h平均质量浓度
- B 、8h平均质量浓度
- C 、24h平均质量浓度
- D 、周平均质量浓度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的基准年为( ),规划期为()年。
- 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首站和分输站油罐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量。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 湖泊的动力特征包括振动和前进两种,其中前进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 利于保护环境的( )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第三阶段包含的内容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设置、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应当包括的是()。
- 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