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2010年3月1日某内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A员工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1年6月1日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6.4元。7月1日该上市公司按照每股0.5元分配2010年股息。8月30日,该公司股价上升到每股8元,A将其出售,则上述业务累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元。
- A 、3600
- B 、4500
- C 、6500
- D 、7100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2010年3月1日不计税。2011年6月1日,应纳税所得额=10000×(6.4-1)=54000元,适用税率按照54000/12=4500选择,即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应纳税额=(4500×15%-125)×12 = 6600(元)2011年7月1日,获得5000元股利,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5000×50%×20% =500(元)2011年8月30日,转让国内企业股票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但暂不征税。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6600+500= 7100(元)

- 1 【综合题(主观)】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6年期、票面利率为5%,按年计提利息,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5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 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 084.49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假定A公司计算确定的该项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4%。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02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000万元,并预计将继续下降。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并预计将继续下降。2013年减值因素部分消失,当年末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80万元。2014年1月20日,A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1 009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从利润表的角度考虑,分析取得的债券投资作为何种金融资产对2010年损益的影响金额最小。 (2)如果取得的债券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计算并编制2011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2013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2013年12月31日转回减值的账务处理。 (3)如果上述债券投资分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别计算2014年1月20日处置金融资产时产生的投资收益金额。
- 2 【综合题(主观)】A公司为上市公司,2010年1月1日,为奖励并激励高管人员,A公司与其管理层成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A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份期权,规定这些人员从2010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5元价格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A公司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A公司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2元。2010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2011年又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A公司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8%;2012年又有4名管理人员离开。2013年12月31日未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要求:(1)分别计算2010年~2012年每年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2)编制2010年~2013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
- 3 【单选题】2010年7月1日某内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A员工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0年8月1日,该企业实施第二次期权鼓励计划,A员工因为职位晋升,获得20000股(按照每股1元购买)的配额。2011年5月1日A某将第一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6元。当年6月1日将第二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8元。则计算上述业务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 A 、6250
- B 、28000
- C 、30375
- D 、34250
- 4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不能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5 【综合题(主观)】【上市公司收购】2009年3月1日,上市公司甲(下称“甲公司”)公布重组方案,其要点如下(①
):(1)甲公司将所属全部资产(包括负债)作价2.5亿元出售给本公司最大股东A;(2)A将其持有甲公司的35%股份全部协议转让给B,作价2.5亿元;(3)B将其持有的乙公司100%的股份作价2.5亿元,用于向A支付股份转让价款(②这就是“股权置换”,如果涉及外商,就是第3章中谈到的“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4)A将受让的乙公司100%的股份转让给甲公司,作为支付购买甲公司所属全部资产的价款;(5)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0%股份后,将乙公司吸收合并,注销乙公司,甲公司改名为乙公司。3月18日,甲公司依法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资产出售事宜。除A回避表决和一名持股3%的股东C投票反对外,其他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或股东代表均投了赞成票。会议结束后,C要求甲公司按照市场价格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甲公司的股份,被甲公司拒绝。为协议受让A持有的甲公司的35%股份,B以重组为由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要约收购豁免(③申请豁免应当适用的程序是2012年教材重大调整的内容,本题的情形应适用“一般程序”申请豁免。),并承诺在受让上述股份后的12个月内(④有关“股份锁定期”也是2012年教材调整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不转让该股份。该豁免申请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3月23日,B发出全面收购(⑤申请豁免而未获得批准,仍发出要约的,只能是全面要约。另一个强制发出“全面”要约的情况是以终止被收购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发出的要约。)甲公司股份的要约,要约有效截止日为4月24日,拟以B公司发行的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支付全部收购价款,但未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选择。因市场出现波动,B于4月1日拟撤销该收购要约,未获中国证监会同意。4月6日,B宣布变更收购要约的价格。股东D于3月30日宣布接受了B发出的收购要约,但因B变更了收购要约的价格,D于4月22日宣布撤销对收购要约的接受。5月14日,甲公司再次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吸收合并乙公司的事项。出席会议的股东(包括C)或股东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了合并决议。5月15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将合并事项分别通知了各自的已知债权人,未有债权人提出异议。5月18日,C要求甲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其股份,被甲公司拒绝。6月30日,甲公司完成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但在办理乙公司的注销手续时,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办人员以乙公司未经清算程序为由,拒绝办理注销手续。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3月1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后,甲公司拒绝C要求其回购所持甲公司股份的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2)中国证监会未批准B提出的要约收购豁免申请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3)B以上市的公司债券作为支付要约收购价款的方式但未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选择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4)中国证监会不同意B撤销收购要约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5)B能否变更收购要约的价格?并说明理由。(6)D撤回对收购要约的接受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7)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中对债权人的通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8)C于5月18日要求甲公司回购其股份的要求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9)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办人员提出乙公司未经清算程序不得办理注销手续的说法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6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可以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7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可以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8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不能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有()。(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9 【单选题】 2013年7月1日某内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A员工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3年8月1日,该企业实施第二次期权鼓励计划,A员工因为职位晋升,获得20000股(按照每股1元购买)的配额。2014年5月1日A某将第一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6元。当年6月1日将第二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8元。则计算上述业务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 A 、4450
- B 、33000
- C 、30375
- D 、37450
- 10 【单选题】 2013年7月1日某内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A员工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3年8月1日,该企业实施第二次期权鼓励计划,A员工因为职位晋升,获得20000股(按照每股1元购买)的配额。2014年5月1日A某将第一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6元。当年6月1日将第二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8元。则计算上述业务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 A 、4450
- B 、33000
- C 、30375
- D 、37450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企业与丙企业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为100万元。该合同甲、乙各持一份,共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 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 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2011年的付款交易实施截止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U会计师事务所于20×2年3月10日出具了X公司的20×1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3月25日针对该公司偿债能力出具了特殊目的审计报告。下列有关这两个业务的工作底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甲委托乙运输一批货物到目的港,9月1日启程,9月10日到达目的地,甲在9月3日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乙在停靠目的港过程中遭遇强风暴,致使货物部分毁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C不承担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按照(2)中所做出的决策,投资者打算长期持有该证券,计算王女士购入该种证券的内部收益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假设利润分配不改变市净率,公司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现行市价计算并按新股数发放现金股利,且希望普通股市价达到每股30元,计算每股现金股利应是多少。
-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对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时,下列处理规则中,不正确的有( )。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20年3月购入一台大型机器设备A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000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额104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0元和保险费3000元(均不含增值税),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元。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