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1.工程简介沙子岭隧道起讫里程为DIK1584+145~DIK1584+751,全长606m,其中明挖段里程分别为DIK1584+390~DIK1584+425、DIK1584+543~DIK1584+594,长度分别为35m和51m。沙子岭隧道DIK1584+145~DIK1584+569.81段位于半径为9000m的圆曲线上,DIK1584+569.81~DIK1584+751位于缓和曲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坡度分别为5‰和—11.5‰,在DIK1584+93.75~DIK1584+506.25设置竖曲线,曲线半径为25000m。2.测量依据(1)《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3)《设计院控制桩表》。3.测量仪器及人员导线测量采用尼康DTM—352C全站仪,水准测量采用DSZ3水准仪。在使用前经专门机构检测,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测量由1名测量工程师和3名测量技师组成。4.隧道洞外控制测量(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材料:①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对长度小于4km的隧道,洞外、洞内导线测量按四等精度,边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00,测角中误差为2.5"。②隧道洞外控制网布设。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中规定,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宜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沙子岭隧道洞外控制网采用附和导线,在入口和出口处,用加密GPS点作为附和边(GPS点精度为四等导线点)。③由人口和出口处的加密点GPS1.GPS2和N963,N96—4GPS相连形成附和导线,采用尼康DTM一352C全站仪,用测回法按四个测回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简易平差,平差时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在各个水平角中。取平差后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隧道四等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沙子岭隧道高程控制使用DSZ3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施测。在入口处加密水准点,从四等水准点IC1102出发,按闭合导线进行往返测量。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K为路线成测段的长度,km)。测量结束后,按上式测段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Δ,其计算式为:。式中,Δ为测段往返测(或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mm;R为测段长度,km;n为测段数。规范要求四等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Δ≤5.0″。对测量结果,则按与距离成正比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其符合进行分配,以改正水准路线上每两点间的高差,最后按改正后的高差计算出加密水准点的高程。5.隧道洞内控制测量(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由于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导线测M。沙子岭隧道长度为606m,中间还有两段35m和51m的明挖地段,线路较短,因此采用单导线进行布设。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施测时必须进行往返测量或独立进行两次以上的测量。导线角采用左右角观测法,测角中误差为2.5″,测回数为4测回。测角精度评定:为导线角两次测量或左、右角的差值;以为导线角的测站数。洞内导线边长测量作业方法、精度要求和洞外相同。隧道施工每进洞200m时,洞内导线点应同洞口导线点进行联测。同时在每一次建立新导线点时,对起算的原有导线点必须进行复核。(2)洞内导线点的埋设洞内导线点由于受施工影响比较大,应埋设在坑道底板以下10~20cm处,上盖以铁板,并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和里程,用箭头指示桩位。(3)洞内高程控制洞内高程控制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观测方法和洞外相同。洞内高程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不大于200m,布设于导线控制点上。6.隧道贯通误差分析贯通误差精度要求:对长度小于4km的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面的贯通误差影响分别为30mm、40mm,高程中误差分别为18mm、17mm。7.仪器检定证书(略)问题
题目:试述场区平面控制网。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场区平面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的地形条件和建(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形网或GPS网等形式。
(2)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k
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 km2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cm。

(3)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应埋设相应的标石,必要时还应增加强制对中装置。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

- 1 【案例分析题】简述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的有关规定
- 2 【案例分析题】简述建立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有关规定。
- 3 【案例分析题】简述建立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有关规定。
- 4 【单选题】地籍平面控制网在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之间的平均间距在( )。
- A 、50M左右
- B 、100M左右
- C 、150M左右
- D 、200M左右
- 5 【单选题】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对于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应该在()。
- A 、50m
- B 、100m
- C 、150m
- D 、200m
- 6 【单选题】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在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左右。
- A 、150M
- B 、300M
- C 、80M
- D 、100M
- 7 【单选题】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中,二、三、四等平面控制宜采( )方法。
- A 、三角测量
- B 、导线测量
- C 、卫星定位动态测量
- D 、卫星定位静态测量
- 8 【单选题】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对于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应该在( )。
- A 、50M
- B 、100M
- C 、150M
- D 、200M
- 9 【多选题】地籍平面控制点包括( )。
- A 、一等平面控制点
- B 、一级平面控制点
- C 、二级平面控制点
- D 、三级平面控制点
- E 、图根点
- 10 【单选题】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对于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应该在( )。
- A 、 50M
- B 、100M
- C 、150M
- D 、200M
热门试题换一换
- 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像控点应布设在监测体的四周;当监测体的景深较大时,应在景深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的点位精度不宜低于监测体监测精度的()。
- 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 )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 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 简述市政工程测量质量检验与验收的原则和制度。
- 当界桩点对边界走向影响较大且容易破坏时,为便于寻找确定界桩点可设方位物,方位物的设立和测定的主要要求有( )。
- 一、二等水准观测选用的尺台质量应至少为()kg。
- 下列质量元素中,最能反映三维地理信息模型产品质量的是()。
- 测绘基准的特征包括有( )。
- 潮汐观测可采用( )等手段进行。
- 对于同一幅地图数据,数据量相同时,栅格数据的精度比矢量数据( )。
- 选择坐标网包括确定坐标网的(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