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别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 )。
- A 、10KG/D
- B 、13.3KG/D
- C 、15KG/D
- D 、20KG/D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根据题意,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0.5-0.03×10)/0.01=20kg/d。

- 1 【多选题】某河段相邻功能区类别为Ⅳ类和Ⅲ类,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采用首断面及末断面控制,氨氮浓度沿程分布控制线见题8图,功能区河长达标率大于零的控制线有( )。
- A 、C11(X)
- B 、C12(X)
- C 、C21(X)
- D 、C22(X)
- 2 【单选题】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水深:;断面水面宽:。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上述参数。
- A 、0个、2个、4个
- B 、1个、2个、4个
- C 、1个、3个、5个
- D 、2个、4个、6个
- 3 【单选题】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包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
- A 、10KG/D
- B 、13.3KG/D
- C 、15KG/D
- D 、20KG/D
- 4 【多选题】某河段相邻功能区类别为Ⅳ类和Ⅲ类,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采用首断面及末断面控制,氨氮浓度沿程分布控制线见下图,功能区河长达标率大于零的控制线有()。
- A 、
- B 、
- C 、
- D 、
- 5 【多选题】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 A 、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 B 、水力学公式法
- C 、浮标测流法
- D 、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 6 【单选题】河流不利枯水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或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
- A 、80%
- B 、85%
- C 、90%
- D 、95%
- 7 【单选题】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
- A 、5.25MG/L
- B 、3.00MG/L
- C 、2.50MG/L
- D 、2.40MG/L
- 8 【单选题】设计流量Q条件下的河段水动力参数,一般根据实测水文资料率定的α1、β1、α2、β2、α3、β3参数,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断面平均流速:u=α1Qβ1;断面平均水深:h=α2Qβ2;断面水面宽:B=α3Qβ3。当采用零维、一维、二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河流水质浓度时,三个模型至少分别需要( )上述参数。
- A 、0个、2个、4个
- B 、1个、2个、4个
- C 、1个、3个、5个
- D 、2个、4个、6个
- 9 【多选题】某河段相邻功能区类别为Ⅲ类和Ⅳ类,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采用首断面和末断面控制,氨氮浓度沿程分布控制线见下图,功能区河长达标率大于零的控制线有( )。
- A 、C11(X)
- B 、C12(X)
- C 、C21(X)
- D 、C22(X)
- 10 【单选题】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而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 A 、5.25MG/L
- B 、3.00MG/L
- C 、2.50MG/L
- D 、2.40MG/L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说明理由。
-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 分别写出大气和地表水的污染源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
- 根据A、B、C三股废水的特性,简述废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污水处理方案。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
- 地面气象资料调查中的工作内容有:①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②年、季(期)风玫瑰图;③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④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⑤年、季(期)各风向,各风还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各级出现频率。二、三级项目至少应进行()的调查。
- 生态机理分析法包括如下工作步骤:a.调查动植物分布、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b.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及重要经济、历史、景观、科研价值的物种;c.对植物或动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描述其分布特点、结构特征和演化等级;d.监测项目建成后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e.预测项目对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的影响。生态系统演替方向正确的工作步骤是()。
-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河流如需符台4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周平均最大温升和温降分别为()。
-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应当包括的有( )。
- 横穿多个居民区的某城市轻轨建设项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公众公告的信息包括()。
- 某拟建高速公路局部路段穿越农田集中分布区,为减少公路建设对农田的占用,可采取的措施有()。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