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 )。
- A 、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 B 、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 C 、地质构造
- D 、地形、地貌条件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地形、地貌条件。

- 1 【案例分析题】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如图5所示),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单选题】大城市或丘陵地区城市的工业用地布局属于( )。
- A 、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
- B 、工业包围城市
- C 、工业呈组团式布局
- D 、工业呈组群式布局
- 3 【单选题】地震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 )。
- A 、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 B 、地形、地貌条件
- C 、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 D 、地质构造
- 4 【单选题】按照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为( )。
- A 、—类用地
- B 、二类用地
- C 、三类用地
- D 、四类用地
- 5 【多选题】根据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一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其具体要求是( )。
- A 、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
- B 、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5 m,需采取防洪措施
- C 、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
- D 、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
- E 、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 6 【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不适宜修建用地的是( )。
- A 、三类用地
- B 、四类用地
- C 、一类用地
- D 、二类用地
- 7 【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定,不适宜修建用地的是()。
- A 、三类用地
- B 、四类用地
- C 、一类用地
- D 、二类用地
- 8 【案例分析题】某县城,西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风景名胜区,南部、东部均为平原。规划高速公路从西北穿越县城,顺着水源地(北江)直至东南方向紧靠县域的区域中心城市甲。县域共设置5个重点镇,10个一般镇,一般镇的人口、规模都均衡。重点镇A位于西部,山区中间,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连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镇B位于西北部,有高速公路环绕,重点发展商贸和旅游,周边有2个一般镇,距离较近,B镇上方还建有水库2,临靠水源地;重点镇C位于北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重点发展建材、旅游,风景名胜区周边有水库1;重点镇D位于南部,有一条公路与县城联系,重点发展商贸;重点镇E在东部,紧靠高速公路和北江,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甲,重点发展化工和物流。2009年,城镇化率32%,规划2020年,总规划人口80万,城镇人口30万,还有重点镇镇域人口2.6万1个,一般镇0.9万人口1个。图1-3-10 某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问题】请指出该城镇体系规划的不当之处及其理由。
- 9 【案例分析题】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约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C及4D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图1-11-1 某市规划示意图【问题】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 【单选题】在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中,下列用地不属于二类用地的是() 。
- A 、地形坡度15%
- B 、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
- C 、洪水轻度淹没区
- D 、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
- 图2 -1 - 2所示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有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形在市域内通过。1.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 m处水深可达20~25 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 规划拟在W城建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和焦化厂;在D城建深水码头,用进口铁矿石并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N城拟建盐化工基地。 2.该市市区由三个组团构成,相距均在20 km左右。Z组团为中心组团,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 70万。G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矿区,人口 25万。F为新型工业区,是全市的副中心,人口 30万。 Z与G、Z与F、Z与N有国道连接,N与D有公路连接。规划还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3.为保护环境,中心城市各组团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图2-1-2)。F城与G城之间有一水库,这个水库是城市水源。 指出该规划在工业布局、公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 与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的居住用地规划图上应标明( )。
-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其处理原则不包括()。
-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 机动车道的宽度取决于通行车辆的车身宽度和车辆行驶中横向的必要安全距离。根据一般经验,城市道路机动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可取( )m。
- 一般绿化宽度宜为红线宽度的比例为( )。
- 拱式结构的跨度比较适宜的应为()m。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