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除聪慧性因素外,16PF的其他因素都是按()记分的。
- A 、0、1或1、0
- B 、1、2、3或3、2、1
- C 、1、2或2、1
- D 、0、1、2或2、1、0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每一测题有a、b、c三个答案,根据受测者对每一问题的回答,分别对a、b、c记为0、1、2或2、1、0分。聪慧性(因素B)量表的题目有正确答案,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

- 1 【多选题】某人进行16PF测查,结果显示因素B-聪慧性分数为高分,这表明求助者可能( )。
- A 、聪明
- B 、富有情感
- C 、善于抽象思维
- D 、富有才识
- 2 【多选题】某人进行16PF测查,结果显示因素E-恃强性分数为低分,这表明求助者可能( )。
- A 、谦逊
- B 、顺从
- C 、恭顺
- D 、固执
- 3 【多选题】某人进行16PF测查,结果显示因素-紧张性分数为低分,这表明求助者可能( )。
- A 、心平气和
- B 、紧张困扰
- C 、闲散宁静
- D 、做事尽职
- 4 【单选题】除聪慧性因素外,16PF的其他因素都是按( )记分的。
- A 、0、1
- B 、1、2、3
- C 、1、2
- D 、0、1、2
- 5 【多选题】16PF测验的次元人格因素包括( )。
- A 、适应与焦虑性
- B 、支配与顺从性
- C 、内向与外向性
- D 、激进与保守性
- 6 【单选题】在16PF测验中,乐群性因素的低分特征是()。
- A 、严肃、审慎、冷静
- B 、缄默、孤独、冷淡
- C 、固执、独立、积极
- D 、外向、热情、乐群
- 7 【单选题】在16PF测验中,()因素的高分特征为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 A 、乐群性
- B 、稳定性
- C 、敢为性
- D 、恃强性
- 8 【单选题】在16PF测验中,恃强性因素的低分特征也称()。
- A 、敢为性
- B 、怀疑性
- C 、顺从性
- D 、紧张性
- 9 【单选题】在16PF测验中,实验性因素的高分特征也称()。
- A 、敢为性
- B 、怀疑性
- C 、激进性
- D 、紧张性
- 10 【多选题】16PF的次元人格因素包括()。
- A 、适应与焦虑性
- B 、内向与外向性
- C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 D 、怯懦与果断性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求助者反复照镜子感觉自己眼神不正常是()。
- 求助者: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我们共同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好吗? 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
- “您说您身体不舒服,可您去了很多家医院,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诊断没有病,这是怎么回事?”,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由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 )。
- BRMS总分在6~10分,则患者应归类为()。
- 对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 保护求助者的隐私有利于向求助者表达()。
- 单选:“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
- 多选: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