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其施工单位承建一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型体育馆机电安装工程。合同工期为10个月,于2004年11月10日开工,2005年9月10日竣工。该工程特点是各类动力设备包括冷冻机组、水泵、集中空调机组、变配电装置等,均布置在有通风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由于南方沿海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夏天地下室结露严重,给焊接、电气调试、油漆、保温等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困难。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工作压力为1000 Pa。项目部决定风管及部件在场外加工。项目部制订的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期在6月至8月,正值高温季节。根据地下室的气候条件和比赛大厅高空作业多的特点,需制订针对性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质检计划和重点部位的质量预控方案等,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班组抢工期,在管理上出现工序质量失控,致使在试车阶段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如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时,有2台风机出现震动大、噪声大、电动机端部发热等异常现象。经调查发现:风机的钢垫铁有移位和松动;电动机与风机的联轴器同轴度超差。 问题 1.针对环境条件,制订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2.为保证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针对环境条件编制质量预控方案。 3.按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查结果,分别指出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主要原因。 4.风管及部件进场做什么检验?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做什么检验? 5.变配电装置进入调试阶段,因环境湿度大,会造成调试时测试不准或不能做试验,在管理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针对环境条件,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有:
(1)在比赛大厅地面分段组装风管,经检测合格后保温,减少高空作业。
(2)安装地下室排风机,进行强制排风,降低作业环境湿度。
(3)必要时,采取加热烘干措施。
2.为保证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针对环境条件编制质量预控方案。
(1)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预控方案。
(2)工序名称:焊接工序。
(3)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产生气孔、夹渣等质量缺陷。
(4)提出质量预控措施:焊工备带焊条保温筒、施焊前对焊口进行清理和烘干。
3.按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查结果,垫铁移位和松动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违反规范要求,垫铁与基础间接触不好,垫铁间点焊不牢固,灌浆时固定垫铁的方法不对。联轴器同轴度超差原因可能是操作违反规范要求,检测方法不对检测仪表失准,被测数据计算错误。
4.风管及部件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风管漏光法检测。因该风管系统属中压风管,应做严密性试验,即风管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做漏风量测试的抽检。
5.变配电装置调试阶段应派值班人员监控受潮情况,试验作业时应加强监护,检查排风设施和排水设施工作是否正常。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安装公司在南方沿海承担了一化工装置的安装工作,该装置施工高峰期正值夏季,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该公司建造了临时性管道预制厂房,采用
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工作。 根据装置内管道的特点,项目部技术人员确定了管道预制程度为30%,制订了一条直管段配焊一个管件(弯头或法兰等)的预制方案。其工作顺序为:直管段下料→开坡口→直管段坡口、管件坡口清理→直管段与管件组对→焊接→焊缝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探伤→运至安装现场。 在预制管道时,无损检测工程师发现大量焊口存在超标的密集气孔,情况较为严重,项目部启动了质量事故报告程序,安装公司派出人员与项目部相关人员一起,组成了调查小组,按程序完成了该事故的处理。 此次质量事故使管道预制工作滞后了三天,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部启用了一套备用
气体保护焊系统后,发现直管段下料制约了组焊工作的进度,项目部立即采取调整进度的措施,保证了施工进度。 列出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的步骤。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安装公司在南方沿海承担了一化工装置的安装工作,该装置施工高峰期正值夏季,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该公司建造了临时性管道预制厂房,采用
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工作。 根据装置内管道的特点,项目部技术人员确定了管道预制程度为30%,制订了一条直管段配焊一个管件(弯头或法兰等)的预制方案。其工作顺序为:直管段下料→开坡口→直管段坡口、管件坡口清理→直管段与管件组对→焊接→焊缝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探伤→运至安装现场。 在预制管道时,无损检测工程师发现大量焊口存在超标的密集气孔,情况较为严重,项目部启动了质量事故报告程序,安装公司派出人员与项目部相关人员一起,组成了调查小组,按程序完成了该事故的处理。 此次质量事故使管道预制工作滞后了三天,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部启用了一套备用
气体保护焊系统后,发现直管段下料制约了组焊工作的进度,项目部立即采取调整进度的措施,保证了施工进度。 试用因果分析图(见下图)分析事故原因中的材料、环境因素。(不需要画图,在答题纸上用文字表述)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专业安装公司承包了南方沿海某城市一项高层建筑的泛光照明工程。承包合同为设计、采购、施工。工程设计考虑节能环保和新技术,选用了LED变色泛光灯,建筑泛光照明要与城市景观照明同步控制,照明场景控制选用二总线控制模块。合同工期90d,7月1日开工到当年9月28日竣工。专业安装公司按合同要施工。公司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灯具安装及安全操作培训。安装公司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作业按进度计划实施。针对施工季节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自然灾害),安装公司制定了应急预求,编制了泛光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因建筑有透空段,灯具安装采用吊篮方式案。施工中,安装公司及时与各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灯具及时到场,照明电源和线路按期敷设到位,泛光照明工程按合同约定竣工,并与城市景观照明同步开通。在保修期间,专业安装公司对建筑泛光照明工程进行了技术性回访。LED灯具安装中,可能出现哪些自然灾害的意外事件会影响工程进度?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安装公司在南方沿海承担了一化工装置的安装工作,该装置施工高峰期正值夏季,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该公司建造了临时性管道预制厂房,采用
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工作。根据装置内管道的特点,项目部技术人员确定了管道预制程度为30%,制定了一条直管段配焊一个管件(弯头或法兰等)的预制方案。其工作顺序为:直管段下料→开坡口→直管段坡口、管件坡口清理→直管段与管件组对→焊接→焊缝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探伤→运至安装现场。在预制管道时,无损检测工程师发现大量焊口存在超标的密集气孔,情况较为严重,项目部启动了质量事故报告程序,安装公司派出人员与项目部相关人员一起,组成了调查小组,按程序完成了该事故的处理。此次质量事故使管道预制工作滞后了三天,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部启用了一套备用
气体保护焊系统后,发现直管段下料制约了组焊工作的进度,项目部立即采取调整进度的措施,保证了施工讲度。试用因果分析图(见下图)分析事故原因中的材料、环境因素。(不需要画图,在答题纸上用文字表述)
- 5 【建造师案例题】 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乙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 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石边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入地的高压线,该高压线离地高度最低为15m。单节硷管长2m,自重10t,采用20t龙门式起重机下管。隧道穿越一个废弃多年的污水井。 上级公司对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中,有以下记录: (1)项目部对本工程作了安全风险源分析,认为主要风险为正、负高空作业,地面交通安全和隧道内施工用电,并依此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项目部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别为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沉井下沉施工方案。 (3)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问题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型体育馆机电安装工程。合同工期为10个月,于2009年11月10日开工,2010年9月10日竣工。该工程特点是各类动力设备包括冷冻机组、水泵、集中空调机组、变配电装置等,均布置在有通风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由于南方沿海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夏天地下室结露严重,给焊接、电气调试、油漆、保温等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困难。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工作压力为1000 Pa。项目部决定风管及部件在场外加工。项目部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期在6~8月,正值高温季节。根据地下室的气候条件和比赛大厅高空作业多的特点,需制订针对性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质检计划和重点部位的质量预控方案等,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班组抢工期,在管理上出现工序质量失控,致使在试车阶段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如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时,有两台风机出现震动大、噪声大,电动机端部发热等异常现象。经调查发现:风机的钢垫铁有移位和松动;电动机与风机的联轴器同轴度超差。 问题 1. 针对环境条件,制订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2. 为保证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针对环境条件编制质量预控方案。 3. 按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查结果,分别指出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主要原因。 4. 风管及部件进场做什么检验?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做什么检验? 5. 变配电装置进入调试阶段,因环境湿度大,会造成调试时测试不准或不能做试验,在管理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在沿海城市承建一座植物油厂,施工时间在5月至11月。该工程施工难度较大的是6条栈桥吊装,总重500多吨,分布在8~30 m标高的不同区域内。项目经理部制定吊装方案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结合本单位起重吊装经验,提出了采用全部吊车、全部桅杆、吊车桅杆混合或一侧用汽车吊、另一侧利用塔楼钢架架设工具(简称吊车塔架法)等吊装方法。为确保安全、工期和降低成本,从操作难度、吊装成本、客观条件、吊装效率、安全程度等评价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汽车吊试吊时出现倾斜,经分析汽车吊使用偏离了特性曲线参数要求,随即作了处理。在正式吊装过程中,有一个从其他施工现场调来的导向滑轮,由于本身故障卡死不转,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并予以更换。 问题 1.根据技术经济分析表,运用综合评价法选定最优的吊装方案。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栈桥吊装应编制哪些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3.针对汽车吊试吊中出现的倾斜事件,根据汽车吊特性曲线,应如何进行调整? 4.指出导向滑轮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 5.栈桥吊装应在什么时间进行技术交底?由谁向谁交底?交底内容有哪些?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在沿海城市承建一座植物油厂,施工时间在5~11月。该工程施工难度较大的是六栈桥吊装,总重500多吨,分布在8~30m标高的不同区域内。项目经理部制订吊装方案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结合本单位起重吊装经验,提出了采用全部起重机、全部桅杆、起重机桅杆混合或一侧用汽车起重机、另一侧利用塔楼钢架架设工具(简称起重机塔架法)等吊装方法。为确保安全、工期和降低成本,从操作难度、吊装成本、客观条件、吊装效率、安全程度等评价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见表3-1。
汽车式起重机试吊时出现倾斜,经分析汽车式起重机使用偏离了特性曲线参数要求,随即进行了处理。在正式吊装过程中,有一个从其他施工现场调来的导向滑轮,由于本身故障卡死不转,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并予以更换。 问题 1.根据技术经济分析表,运用综合评价法选定最优的吊装方案。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栈桥吊装应编制哪些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3.针对汽车式起重机试吊中出现倾斜事件,根据汽车式起重机特性曲线,应如何进行调整? 4.指出导向滑轮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 5.栈桥吊装应在什么时间进行技术交底?由谁向谁交底?交底内容有哪些?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专业安装公司承包了南方沿海某城市一高层建筑的泛光照明工程。承包合同为设计、釆 .购、施工。工程设计考虑节能环保和新技术,选用了LED变色泛光灯,建筑泛光照明要与城市景观照明同步控制,照明场景控制选用二总线控制模块。合同工期90d,7月1日开工到当年9月28日竣工。专业安装公司按合同要求,编制了泛光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因建筑有透空段,灯具安装采用吊篮方式施工。公司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灯具安装及安全操作培训。安装公司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作业按进度计划实施。针对施工季节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自然灾害),安装公司制订了应急预案。施工中,安装公司及时与各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灯具及时到场,照明电源和线路按期敷设到位,泛光照明工程按合同约定竣工,并与城市景观照明同步开通。在保修期间,专业安装公司对建筑泛光照明工程进行了技术性回访。 问题 1.LED灯具安装中,可能出现哪些自然灾害的意外事件会影响工程进度? 2.用吊篮方式安装灯具是哪种类型的高处作业?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哪些操作技术的培训?取得哪个操作证才能上岗操作? 3.泛光照明工程施工中,专业安装公司要与哪些单位沟通协调? 4.在保修期内,专业安装公司进行技术回访有何作用?
- 10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型体育馆机电安装工程。合同工期为10个月。于2009年11月10日开工,2010年9月10日竣工。该工程特点是各类动力设备包括冷冻机组、水泵、集中空调机组、变配电装置等,均布置在有通风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由于南方沿海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夏天地下室结露严重,给焊接、电气调试、涂装、保温等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困难。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工作压力为1000Pa。项目部决定风管及部件在场外加工。项目部制订的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期在6~8月,正值高温季节。根据地下室的气候条件和比赛大厅高空作业多的特点,需制订针对性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质检计划和重点部位的质量预控方案等,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班组抢工期,在管理上出现工序质量失控,致使在试车阶段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如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时,有两台风机出现振动大、噪声大,电动机端部发热等异常现象。经调查发现:风机的钢垫铁有移位和松动;电动机与风机的联轴器同轴度较差。 问题 1.针对环境条件,制订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2.为保证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针对环境条件编制质量预控方案。 3.按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查结果,分别指出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主要原因。 4.风管及部件进场做什么检验?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做什么检验? 5.变配电装置进入调试阶段,因环境湿度大,会造成调试时测试不准或不能做试验,在管理上应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