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甲公司是大型复杂的制造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该企业的生产与存货循环进行审计时,认为影响生产与存货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可能包括()。
- A 、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
- B 、成本基础的复杂性
- C 、某些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
- D 、将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C,D】
影响生产与存货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还可能包括:1.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2.成本基础的复杂性。3.产品的多元化。4.某些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5.将存货错放在很多地方。6.寄存的存货。

- 1 【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在评估企业流程的复杂度时,可以考虑的因素有( )。
- A 、流程需要对信息进行手工处理
- B 、对系统生成的报告的依赖程度
- C 、数据是否通过网络传输
- D 、流程涉及大量操作及决策活动
- 2 【综合题(主观)】丁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编制对ABC公司2011年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前,需要研究评价ABC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经了解相关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将开具销售发票这一环节作为控制测试的重点。这一环节具体包括填制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并向顾客寄送。 要求: (1)对于开具销售发票这一环节,注册会计师主要应关心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分别与管理层对销售业务的何种认定相对应? (2)为了降低开具销售发票过程中出现重复、遗漏、错误计价或其他差错,ABC公司应设立哪些控制程序? (3)A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对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
- 3 【多选题】注册会计师评估信息技术环境的规模和复杂度,主要应当考虑产生财务数据的( )。
- A 、信息系统的数量和用户的数量
- B 、信息部门的结构与网络的规模
- C 、系统操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 D 、外包方式与访问方式
- 4 【多选题】在检查制造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注册会计师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该项目中包含的因( )所确认的营业收入。
- A 、提供运输劳务
- B 、提供加工劳务
- C 、出租无形资产
- D 、销售原材料
- 5 【简答题】X注册会计师对制造公司的产成品成本进行审查时获得如下资料:全年共生产2000批产品,人账成本为5 900 000元,审计人员抽取其中的200批产品作为样本,其账面总价值为600 000元,审查时发现在200批产品中有52批产品成本不实,样本的审定价值为582 000元。 要求: (1)试运用下列各种抽样审计方法,估计本年度产品的总成本。①均值估计抽样;②比率估计抽样;③差额估计抽样。 (2)假设使用的是差额估计抽样方法,抽样风险允许限度为18 000元,可容忍错报为210 000元,请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 6 【单选题】注册会计师王容正在对某一大型制造公司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下内容是其在工作底稿记录中了解到的情形,假定不考虑其他的情况,则下列内容中属于控制薄弱环节的是( )。
- A 、IT部门的主管是直接向总裁汇报工作的副总裁
- B 、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主要的利益方构成
- C 、首席财务官是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工作的副总裁
- D 、主管会计向首席财务官汇报
- 7 【单选题】某注册会计师正在对某一大型制造公司组织结构进行深入地了解,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下内容是其在工作底稿中所记录的了解到的情形。假定不考虑其他的情况,则下列内容中属于控制薄弱环节的是()。
- A 、IT部门的主管是直接向总裁汇报工作的副总裁
- B 、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主要的利益方构成
- C 、首席财务官是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工作的副总裁
- D 、出纳向首席财务官汇报
- 8 【单选题】 编制甲公司的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A注意到以下情况,其中可能表明甲公司在财务方面存在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是( )。
- A 、 对发生的灾害未购买保险
- B 、 与供应商由赊购变为货到付款
- C 、 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
- D 、 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
- 9 【单选题】 编制甲公司的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A注意到以下情况,其中可能表明甲公司在财务方面存在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是( )。
- A 、
对发生的灾害未购买保险 - B 、
与供应商由赊购变为货到付款 - C 、
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 - D 、
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
- 10 【多选题】天美公司是一家复杂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多台数控机床。该企业对数控机床的多种工作状态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并借助计算机程序进行了建模,有效提升了对数控机床工作状态变化的把握。天美公司运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缺点不包括( )。
- A 、有关矩阵运算的知识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
- B 、数据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 C 、很难将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纳入其中
- D 、无法同时识别多个失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