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如果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则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 )。
- A 、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 B 、完全由在产品负担
- C 、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共同承担
- D 、由当期损益承担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时,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算出产成品的总成本了。由此可知,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 1 【单选题】如果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则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 )。
- A 、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 B 、完全由在产品负担
- C 、由完工和在产品共同承担
- D 、由当期损益承担
- 2 【多选题】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
- A 、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 B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 3 【判断题】如果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则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 A 、对
- B 、错
- 4 【单选题】如果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则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
- A 、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 B 、完全由在产品负担
- C 、由完工和在产品共同承担
- D 、由当期损益承担
- 5 【多选题】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 A 、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 B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 6 【单选题】如果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则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会由()。
- A 、当期损益承担
- B 、在产品负担
- C 、完工和在产品共同承担
- D 、完工产品负担
- 7 【计算分析题】按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 8 【计算分析题】按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乙产品的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
- 9 【计算分析题】按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 10 【计算分析题】按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乙产品的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有关甲公司2011年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下列有关资产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以下纳税人发生的事项,涉及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有()。
- ()的情况下,替代品的威胁高。
- 正保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正保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正保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正保公司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9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9年4月30日。 正保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8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9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9年3月2日发现: (1)1月1日,正保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正保公司支付341万元。 1月6日,正保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2)10月15日,正保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10月15日,正保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正保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3)12月1日,正保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正保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4)12月1日,正保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正保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正保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业务由于已开发票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5)12月1日,正保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正保公司于2009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 12月1日,正保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要求: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即可);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请分开编制); (3)计算填列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甲、乙两公司于9月10日签订一份加工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12月10日前完成为甲公司加工一批专用机器配件的任务。为保证合同的履行,他们同时约定了定金条款。9月12日甲公司将机器配件的毛坯交给乙公司,9月15日甲公司将定金汇给乙公司。定金合同的生效日期是( )。
- 若销售息税前利润率为60%,变动成本率为40%,则安全边际率应为()。
- A公司的平均投资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平均净负债为1000万元,税后利息90万元,税后利润1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净负债的必要报酬率为8%,股权必要报酬率为10%,基于资本市场的净负债的资本成本为8%,股权资本成本为9%,假设没有需要调整的项目,则经济增加值为( )。
- 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项目合伙人。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与针对银行存款运用货币单元抽样相关的情况如下: (1)由于函证程序是针对各个往来银行实施的,A注册会计师将2017年度与甲公司有往来的每家银行定义为一个抽样单元; (2)注册会计师拟将总体按余额分为两层,并将确定的样本规模按两层金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以便以更高的概率选取大金额的项目。 (3)推断总体错报点估计时,针对账面金额小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的错报,A注册会计师直接将错报百分比与选样间隔的乘积作为该逻辑单元的推断错报。 (4)由于所有含有错报的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都小于选样间隔,注册会计师直接将推断的总体错报点估计与基本精确度之和作为总体错报上限。 (5)考虑到货币单元抽样是运用属性抽样原理设计的,A注册会计师拟在推断的总体错报上限明显小于可容忍错报时才接受抽样总体。 要求: 分别针对情况(1)~(5),指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 对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指标大小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