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大学毕业,待业。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两年,在父母的强压下去过一次招聘会,可到了招聘会场,没说一句话就走了。自述不擅于表达,看见别人都很会推销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害怕不能胜任工作,所以一直没有自信,呆在家里。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不爱交朋友,情绪低落。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求助者:我害怕去招聘会。心理咨询师:你去过招聘会吗?求助者:去过,转一圈就走了。心理咨询师:你去招聘会转一圈,什么都不说,那叫应聘吗?求助者:我不敢说,怕拒绝,我害·怕胜任不了工作。心理咨询师:你前面说很想找到工作,你现在告诉我几乎没有参加过招聘,这似乎存在着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毕业快两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我真的很着急,可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应聘。心理咨询师:作为大学毕业生,你想想,有可能怎样去应聘呢?求助者:(沉默)得去参加招聘会,和人家说我想找工人作,讨论工作性质、条件、工资等。心理咨询师:因何原因你没有做这些呢?求助者:我怕去了人家不要我。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说你去了,人家就应该聘你,因此,你到国务院应聘,人家就聘你,你到市政府应聘,人家还聘你,你到企业,人家同样会聘你。求助者:啊…好像不是这样的,(摇摇头)心理咨询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咨询只能到这里了,请你回去思考,下次咱们继续讨论。这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第二次咨询谈话片断: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引起你情绪反应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一些事件,而是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要改变你的情绪,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改变你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有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求助者:我有些明白了,我原来认为我去应聘,他们就应该要我,是有些不合理。但我有些不自信,我怕他们说我笨,说我没本事。我还害怕就是聘我了,我也胜任不了。心理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你从楼上往下看,你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比你矮,你趴在地上往上看,所有的人都比你高。所以,站在同一高度,有可能别人比你高,也有可能别人比你矮,对吧?求助者:(沉默)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心理咨询师:你总不能呆在家等着别人开着宝马车来请你吧?因此,建议你在家收集一些相关的报纸,找出与你专业有关的岗位,然后去投投简历,好吧?求助者:对对,我明白了。
题目: 单选:求助者说“可我做不到啊”所表现的是( )。 - A 、依赖
- B 、阻抗
- C 、移情
- D 、多话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 1 【单选题】能做到吗?该案例的求助者是()。
- A 、孩子
- B 、家长
- C 、老师
- D 、学校
- 2 【单选题】 求助者说“可我做不到啊”所表现的是()。
- A 、依赖
- B 、阻抗
- C 、移情
- D 、多话
- 3 【单选题】求助者说“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表明其出现了( )。
- A 、困惑
- B 、依赖
- C 、阻抗
- D 、移情
- 4 【单选题】求助者说“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表明其出现了( )。
- A 、依赖
- B 、移情
- C 、困惑
- D 、阻抗
- 5 【客观案例题】多选:该求助者的求助行为表现出( )。
- A 、自知力完整
- B 、主动性
- C 、自知力缺失
- D 、被动性
- 6 【客观案例题】单选:求助者在Ma量表上的得分可以判断该求助者会是( )。
- A 、躁狂症或双相障碍的躁狂症
- B 、恐惧症
- C 、过于悲观
- D 、不善交际
- 7 【客观案例题】单选:求助者第二次沉默表明求助者出现了( )。
- A 、气愤
- B 、反抗
- C 、思考
- D 、茫然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现为( )。
- A 、主动求医
- B 、被动求医
- C 、家人强迫
- D 、医生转介
- 9 【客观案例题】单选: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他属于( )。
- A 、心理正常
- B 、心理健康
- C 、心理不健康
- D 、心理异常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她属于( )。
- A 、心理正常状态
- B 、心理不健康
- C 、神经症
- D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