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对于扬尘控制,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规定( )。
- A 、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 B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 C 、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 D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 E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8 m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C,D】
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重点是防治扬尘污染。对于扬尘控制,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规定: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米。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挡等措施。
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7.在场界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毫克/立方米。

- 1 【单选题】对于扬尘控制,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 ),不扩散到场区外。
- A 、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 m
- B 、实测扬尘高度小于1.5 m
- C 、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 m
- D 、实测扬尘高度小于0.5 m
- 2 【多选题】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规定,水污染控制要点包括( )。
- A 、保护地下水环境
- B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
- C 、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 D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 E 、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30万立方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
- 3 【单选题】按照《绿色施工导则》规定,除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外,还应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 A 、30%
- B 、40%
- C 、45%
- D 、50%
- 4 【建造师案例题】项目部的绿色施工措施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还应考虑哪些方面?
- 5 【单选题】对因建设施工造成扬尘污染的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
- A 、监督管理部门
- B 、环境保护部门
- C 、行政管理部门
- D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 6 【多选题】根据《绿色施工原则》,关于建筑节材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图纸会审时,要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5%
- B 、应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 C 、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 D 、施工现场200公里以内的建筑材料用量占总重星的70%以上
- E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版、脚手架的周转次数
- 7 【建造师案例题】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在绿色施工中有哪些作用?
- 8 【单选题】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送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不必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但需保证车辆清洁
- B 、施工现场作业区应当达到目测无扬尘要求
- C 、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应当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 D 、施工现场出口应当设置洗车槽
- 9 【单选题】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送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不必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但需保证车辆清洁
- B 、施工现场作业区应当达到目测无扬尘要求
- C 、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应当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 D 、施工现场出口应当设置洗车槽
- 10 【多选题】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关于建筑节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图纸会审时,要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5%
- B 、应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 C 、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 D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的周转次数
- E 、施工现场2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总重量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