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系统稳定性表现为( )。
- A 、系统时域响应的收敛性,是系统固有的特性
- B 、系统在扰动撤销后,可以依靠外界作用恢复
- C 、系统具有阻止扰动作用的能力
- D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不偏离原来平衡状态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时域响应的收敛性,是系统在扰动撤销后自身的一种恢复能力,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 1 【单选题】若要求在基本保持原系统的稳定性和频带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减小稳态误差,则通常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 )。
- A 、提高开环增益,且串联相位滞后校正
- B 、单纯的提高开环增益
- C 、不提高增益,单纯地采用相位滞后校正
- D 、提高开环增益,且串联相位超前校正
- 2 【单选题】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应选择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
- 3 【单选题】系统稳定性表现为( )。
- A 、系统时域响应的收敛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 B 、系统在扰动撤销后,可以依靠外界作用恢复
- C 、系统具有阻止扰动作用的能力
- D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正受到扰动后部偏离原来平衡状态
- 4 【单选题】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系统稳定的条件( )。
- A 、A2A3>A1A0
- B 、A2A0>A3A1
- C 、A2A1>A3A0
- D 、A2A0>A3A1
- 5 【单选题】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应选择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
- 6 【单选题】改善系统中不稳定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应采取哪种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顺馈)
- 7 【单选题】系统稳定性表现为( )。
- A 、系统时域响应的收敛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 B 、系统在扰动撤销后,可以依靠外界作用恢复
- C 、系统具有阻止扰动作用的能力
- D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在受到扰动后部偏离原来平衡状态
- 8 【单选题】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应选择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
- 9 【单选题】改善系统中不稳定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应采取哪种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顺馈)
- 10 【单选题】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应选择校正方式( )。
- A 、串联超前
- B 、串联滞后
- C 、局部反馈
- D 、前馈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国家规定向水体排放的废水被禁止的是( )。
- 如果由工质和环境组成的系统,只在系统内发生热量和质量交换关系,而与外界没有任何其他关系或影响,该系统称为( )。
-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是理论轮廓线的( )曲线。
- 流体外掠光滑管束换热时,第一排管子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后排管子平均换热系数相比,第一排管子的平均换热系数( )。
- 旋转射流和一般射流相比较,( )。
- 如图3-1-6所示,容重为l0000N/m3的理想流体在直管内从l断面流到2断面,若l断面的压强=300kPa,则2断面压强等于( )kPa。图3-1-6
- 单层圆柱体内径一维径向稳态导热过程中无内热源,物性参数为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管路由不同管径的两管前后相连接组成,大管的直径dA= 0.6m,小管的直径dB= 0.3m。水在管中流动时,A点的压强PA=80N/㎡,B点的压强PB=50N/㎡,A点的流速VA=1m/s,图中B点比A点高1m,水在管中的流动方向和水流经两断面的水头损失为( )。
- 与液体运动黏滞系数大小有关的是( )。
- 一承压含水层厚度100m,渗透系数为10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中水位120m,观测井水位125m,两井相距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