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交底并签字确认的人员是()。
- A 、负责项目管理的项目负责人
- B 、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 C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的专职安全人员
- D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工长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 1 【多选题】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
- A 、保险单及投保单位证明
- B 、被保险人户籍证明及身份证明
- C 、有保险人指定或认可的医疗机构或医师出具的被保险人残疾程度鉴定书
- D 、被保险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伤害程度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
- E 、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m具的被保险人死亡证明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一至事件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一至事件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事件五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表如表1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 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 25%,35%和10%。
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表如表1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 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 25%,35%和10%。
事件4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工作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 6 【单选题】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 )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 A 、负责项目管理的项目负责人
- B 、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 C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的专职安全人员
- D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工长
- 7 【单选题】由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总负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建立的相应管理范围内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第( )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
- A 、一
- B 、二
- C 、三
- D 、四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以上事件一至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1~7月份投资情况见表2。
问 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五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5.填写表中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2,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二: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三: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 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四: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3。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 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针对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列式计算D工作调整后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数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5.计算4、5、6月份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额(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10 【多选题】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有的责任包括()。
-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 、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 C 、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 D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E 、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疏浚工程工程量50万立方米,由一艘绞吸挖泥船承担施工,该船排泥管直径0.7m,管内泥浆平均流速5m/s,泥浆平均密度1.2t/立方米,原状土密度1.85t/立方米,海水密度1.025t/立方米,该船主要施工挖泥参数:绞刀横移速度10m/min,前移距1.5m,切泥厚度2m,在本工程中该船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停息时间共计200h,请回答以下问题:时间利用率。
-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35kV线路的边线之间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m。
-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应当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资金被挪用,以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 某施工单位与丙企业订立合同后,分立为甲、乙两个施工单位,但未将此情况告知丙,则丙有权要求( )。
- 有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工作内容,正确的是()。
-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 )。
- 事件三中,幕墙安装施工还应对哪些工序进行验收(至少三项)?
- 下列有关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
-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 )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 平坦的岩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可采用( )围堰。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