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地形和洪水位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区,正确的城市防汛措施是() 。
- A 、在河流河岸预留蓄滞洪区
- B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建设控制闸
- C 、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段建设排水泵站
- D 、在设计洪水位以上选择城市建设用地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可分为挡洪、泄洪、蓄滞洪、排涝等四类。挡洪工程主要包括堤防、防洪闸等,其功能是将洪水挡在防洪保护区外。泄洪工程主要包括现有河道整治、新建排洪河道和截洪沟等,其功能是增强河道排泄能力,将洪水引导到下游安全区域。蓄滞洪工程主要包括分蓄洪区、调洪水库等,其功能是暂时将洪水存蓄,削减下游洪峰流量。排涝工程主要是排涝泵站,其功能是通过动力强排低洼区积水。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地形和洪水位变化较大,防洪工程重点是河道整治和山洪防治,应加强河道护岸工程和山洪疏导,防止河岸坍塌和山洪对城市的危害。根据建设条件,在城市上游建设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对于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水位可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常见的防洪工程措施。

- 1 【案例分析题】某城市位于丘陵地带,背山面水。图4所示桥一(A1)为现状桥梁,桥二(A2)为在建项目,城市政府已批准工业新区近期开发建设,并已批准修北路(L1)。目前,政府为启动新区,准备开发集中居住用地,打通有关道路。现有居住1(B1)、居住2(B2)、居住3(B3)三处选址方案,另有打通中路(L2)和南路(L3)的两种方案。图4 某城市规划图问题:请从土地利用、地形条件、居住环境、建设条件等方面分析,确定居住用地和打通道路的最佳组合,并说明理由。
- 2 【案例分析题】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 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 3 【案例分析题】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如图5所示),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案例分析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等级结构:A、B、C、D四级。 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4所示:【问题】根据以上说明和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规划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说明主要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 5 【单选题】大城市或丘陵地区城市的工业用地布局属于( )。
- A 、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
- B 、工业包围城市
- C 、工业呈组团式布局
- D 、工业呈组群式布局
- 6 【单选题】多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方法是( )。
- A 、单项指标套算法
- B 、高程箭头法
- C 、设计等高线法
- D 、纵横断面法
- 7 【案例分析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它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l、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注册城市规划师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没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 8 【案例分析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等级结构:分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1-3-6所示。图1-3-6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问题】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 9 【案例分析题】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约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C及4D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图1-11-1 某市规划示意图【问题】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 【单选题】多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方法是( )。
- A 、纵横断面法
- B 、高程箭头法
- C 、设计等高线法
- D 、线性组合法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取得()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呈现与西方不同的区域特征,下列哪些现象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
- 铁路部门在某发达地区建设了一条串联三个大城市A、B、C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加强A、C两城市之间直接的交通联系,同时尽可能带动沿线中小城市(I、J、K、L)的发展,铁路部门又计划在AC两城市之间建设另一条设计速度为300km/h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并提出3个线路方案(见表1),线路长度分别为165km(方案一)、163km(方案二)、170km (方案三)。【问题】试从规划角度分别对三个线路方案进行详析并提出推荐方案。
-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在城市供热管网规划中,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热网可分为( )。
- 城乡规划领域之外的与城乡规划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部门规章等组成()。
-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其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具有其他原则不可替代的作用。
- 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 组合,一般由( )作为构造单元。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