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高土石坝坝体施工项目,业主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并委托了工程监理单位实施监理。施工总承包完成桩基工程后,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委托给了专业设计单位,并自行决定将基坑的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专业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完成了基坑支护设计后,即将设计文件直接给了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在收到设计文件后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签字后即由专业分包单位组织了施工。专业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土方开挖到接近基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并要求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总承包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发生严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员被掩埋,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事故发生后,专业分包单位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经事故调查组调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中未标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护设计中未能考虑这一因素。事故中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于是专业分包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80万元。请指出上述整个事件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题目: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上述整个事件中存在如下不妥之处:
①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决定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不妥;工程分包应报监理单位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②专业设计单位完成基坑支护设计后,直接将设计文件给了专业分包单位的做法不妥;设计文件的交接应经发包人交付给施工总承包单位。
③专业分包单位编制的基坑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签字后即组织施工的做法不妥;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后,应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必须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④专业分包单位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做法不妥;从事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人员应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⑤总承包单位对总监理工程师因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而发出要求停止施工的书面通知不予以理睬的做法不妥;总承包单位应按监理通知的要求停止施工。
⑥事故发生后专业分包单位直接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事故的做法是不妥的,应经过总承包单位。
⑦专业分包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不妥;专业分包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不能直接向设计单位索赔,专业分包单位应通过施工总承包单位向通过建设单位索赔,建设单位再向勘察设计单位索赔。

- 1 【建造师案例题】 某投资公司投资一幢政府办公楼,决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但招标文件对省内施工单位和省外施工单位提出不同要求,也明确了投标保证金的数额。该公司委托某建筑事务所为该工程编制标底,标底的金额为6000万元。于2004年1月发出招标公告,后有甲、乙、丙、丁、戊等五家建筑施工单位参加了投标,投标文件规定,1月30日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但戊单位2月1日才提交投标保证金。开标会由该省建委主持。甲、乙、丙、丁等四家单位的投标报价均在5000万元左右,与标底相差近1000万元,这四家投标单位对此向该省建委投诉,称招标标底的工程量计算存在夸大的问题,使标底高出实际估价近1000万元。同时,丁单位向该投资公司要求撤回投标文件,为此,该投资公司请求省建委对原投标进行复核。4月28日,被指定的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对标底进行复核,并提交了复核报告,证明确有标底工程量夸大的问题,使原标底与复核标底相差近1000万元。由于上述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中标书在开标三个月后一直未能发出。为了能早开工,该公司在获得建委同意后,更改了标底和工程结算方式,并确定乙公司为中标单位。 乙建筑施工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1天工期罚合同价的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一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在工期方面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6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仅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而且可降低造价约3%。 问题久拖不决后,能否要求重新进行招标?为什么?
- 2 【建造师案例题】 某投资公司投资一幢政府办公楼,决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但招标文件对省内施工单位和省外施工单位提出不同要求,也明确了投标保证金的数额。该公司委托某建筑事务所为该工程编制标底,标底的金额为6000万元。于2004年1月发出招标公告,后有甲、乙、丙、丁、戊等五家建筑施工单位参加了投标,投标文件规定,1月30日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但戊单位2月1日才提交投标保证金。开标会由该省建委主持。甲、乙、丙、丁等四家单位的投标报价均在5000万元左右,与标底相差近1000万元,这四家投标单位对此向该省建委投诉,称招标标底的工程量计算存在夸大的问题,使标底高出实际估价近1000万元。同时,丁单位向该投资公司要求撤回投标文件,为此,该投资公司请求省建委对原投标进行复核。4月28日,被指定的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对标底进行复核,并提交了复核报告,证明确有标底工程量夸大的问题,使原标底与复核标底相差近1000万元。由于上述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中标书在开标三个月后一直未能发出。为了能早开工,该公司在获得建委同意后,更改了标底和工程结算方式,并确定乙公司为中标单位。 乙建筑施工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1天工期罚合同价的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一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在工期方面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6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仅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而且可降低造价约3%。 乙建筑施工单位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请逐一加以说明。
- 3 【建造师案例题】 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签证确认的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如何理解总包和分包付款?如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款,承包人应怎么做?
- 4 【建造师案例题】
举例说明(各举两例):哪些工程(或工序)可以平行施工?哪些可以顺序施工?哪些必须先后施工?
- 5 【建造师案例题】
为确保铺轨按期通过本标段,对重点工程施工组织应该如何调整?
- 6 【建造师案例题】 针对本工程的不同施工对象,应采取的施工作业组织形式是什么?
- 7 【建造师案例题】 确定不同施工作业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 8 【建造师案例题】 进度计划优化调整的方式有哪几种?工期优化的原理是什么?
- 目前,常用的施工进度计划图的表达方法有( )。
- 在年度成本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部对该工程应编制哪些类型的施工组织设计?
- 控制计量器具使用状态的检定属于( )。
- 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类的水工建筑物,可根据其遭受强震影响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
- 非跨年度的小型项目竣工决算报表不需要编制()。
-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第三人人身伤害的,其应当承担()责任。
- 当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对关键工作的错误说法是()。
-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关于项目经理权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时,有线电视系统应包括的验收文件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