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城市抗震设施规划中,对城市内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并且通向市内疏散场地和市外旷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房屋之间应有相应的抗震间距。
- A 、5
- B 、10
- C 、15
- D 、20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在城市抗震设施规划中,对城市内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并且通向市内疏散场地和市外旷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房屋之间应有相应的抗震间距。

- 1 【单选题】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必须遵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其中抗震设防区是指( )。
- A 、地震基本烈度五度及五度以上地区
- B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
- C 、地震基本烈度四度及四度以上地区
- D 、地震基本烈度三度及三度以上地区
- 2 【单选题】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模式,其中按照乙类模式编制的是( )。
- A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的大城市
- B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
- C 、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的大城市
- D 、其他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
- 3 【单选题】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 )。
- A 、普通规划
- B 、专业规划
- C 、重要规划
- D 、强制规划
- 4 【多选题】在城市抗震设施规划中,符合避震疏散场地的布局要求的有( )。
- A 、远离火灾、爆炸和热辐射源
- B 、地势低、易积水
- C 、内有供水设施或易于设置临时供水设施
- D 、无崩塌、地裂与滑坡危险
- E 、不易于敷设临时供电和通讯设施
- 5 【单选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以下( )项确定。
- A 、城市性质和功能
- B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 C 、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D 、国家的有关规定
- 6 【单选题】《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规定,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在( )的地区。
- A 、5度及5度以上
- B 、6度及6度以上
- C 、7度及7度以上
- D 、8度及8度以上
- 7 【多选题】《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抗震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及方针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A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
- B 、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C 、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 D 、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 E 、抗震设防区城市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要求
- 8 【单选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确定。
- A 、城市性质和功能
- B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 C 、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D 、国家的有关规定
- 9 【单选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 )确定。
- A 、城市性质和功能
- B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 C 、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D 、国家的有关规定
- 10 【单选题】不属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内容的是()。
- A 、抗震设防标准和防御目标
- B 、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划分
- C 、避震疏散场所及疏散通道的建设与改造
- D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地块容积率一般采取( )的方式,保证地块的合理使用和良好的环境品质。
- 1993年新都市主义协会成立后发表了《新都市主义宪章》,倡导在( )的原则下,重新建立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
-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居住的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地指标错误的是( )。
- 我国在采掘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煤炭工业城市有( )。
- 当居住区地面坡度超过( )时,行人上下步行产生困难,应以台阶式缓和矛盾。
- 道路分隔带兼作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一般为() 。
- 场地自然坡度为16%时,应选( )种设计场地连接形式。
- 生态工程起源于()。
- 下列哪项不属于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 下列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