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 )。
- A 、安全生产许可证
- B 、施工许可证
- C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D 、建设工程规划用地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建筑法》第7条规定:“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到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如下表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事件二: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事件三: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 000 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 ~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14%。事件四: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下表。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事件四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整工作的新单价。
- 2 【多选题】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包括( )。
- A 、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线资料
- B 、施工现场及相邻区域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案
- C 、气象和水文资料
- D 、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有关资料
- E 、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 3 【多选题】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有( )。
- A 、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线资料
- B 、工程设计方案
- C 、气象和水文资料
- D 、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有关资料
- E 、施工许可证
- 4 【单选题】我国《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 )除外。
- A 、国家的重点工程
- B 、个人投资的小型工程
- C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小型工程
- D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
- 5 【单选题】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 A 、国务院
-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如下表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员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J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以上事件一至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1月至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五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5.填写表中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如下表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二: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三: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14%。 事件四: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下表。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针对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列式计算D工作调整后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数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整工作的新单价。 5.计算4、5、6月份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额(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 8 【多选题】建筑工程监理应当按照(),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实行监督。
- A 、法律、行政法规
- B 、有关技术标准
- C 、有关设计文件
- D 、本监理企业的制度
- E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9 【单选题】我国《建筑法》规定,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 A 、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 、工程所在地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 、工程所在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 、上级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
- 10 【单选题】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
- A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B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C 、施工许可证
- D 、安全生产许可证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解的适用情形包括( )。
- 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5项)?
- 下列属于《专利法》的保护对象的是( )。
-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以下不属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是( )。
- 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距离,距灌木边缘0.50m的建筑物可以为()。
- 激光铅直仪的主要功能是()。
- 业主对总包单位的处罚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 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二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承担()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
- B公司编制计划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理由。
- 绝缘油加注前必须进行的程序有( )。
- 事件三中,边防撞护栏的连续施工至少需要多少天?(列式分步计算)。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