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排气筒距自然保护区边界2km,估算模式计算的Pm=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
- B 、二级
- C 、三级
- D 、四级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


- 1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拟穿越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下列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中,应优先考虑的是( )。
- A 、避让
- B 、补偿
- C 、减缓
- D 、重建
- 2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拟穿越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下列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中,应优先考虑的是()。
- A 、避让
- B 、补偿
- C 、减缓
- D 、重建
- 3 【多选题】某铁路建设项目需经过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越冬候鸟和湿地,通过该区域的路段宜选用()建设方式。
- A 、隧道穿越
- B 、高架桥
- C 、降低路基高度
- D 、全封闭声屏障
- 4 【单选题】某省建设一公路,需经过一自然保护区,则该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应为()。
- A 、一级
- B 、二级
- C 、三级
- D 、四级
- 5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设有一根氧气排气筒,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
- A 、15M
- B 、20M
- C 、25M
- D 、30M
- 6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 A 、1.12KG/H
- B 、1.40KG/H
- C 、2.24KG/H
- D 、2.80KG/H
- 7 【多选题】某公路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有()。
- A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级别及保护对象
- B 、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
- C 、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
- D 、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 8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设有一根氯气排气筒,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
- A 、15m
- B 、20m
- C 、25m
- D 、30m
- 9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 A 、1.12kg/h
- B 、1.40kg/h
- C 、2.24kg/h
- D 、2.80kg/h
- 10 【多选题】某公路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项目“生态影响调查” 的内容有()。
- A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级别及保护对象
- B 、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
- C 、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
- D 、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说明A油田道路修建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和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 在水平衡图中,污水处理厂排水的COD浓度限值为100mg/L,清净下水COD浓度为50mg/L,年操作小时为8000h,计算COD排放总量。
- 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的规定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