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 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 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 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降水井布置要求中的不妥之处。 (1) 不妥之处: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并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正确做法:面状基坑宜在基坑外缘置封闭状布置。 (2) 不妥之处: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正确做法: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 (3) 不妥之处: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正确做法: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一倍。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环节如下。 (1) 对滤头、滤板、滤梁逐一检验,清理; (2) 地梁与支承梁位置须准确; (3) 滤梁安装要保证全池水平度精度; (4) 滤板安装不得有错台; (5) 必须封闭滤板间以及滤板与池壁问缝隙; (6) 用应力扳手按设计要求检查滤头紧固度; (7) 滤头安装后须做通气试验; (8) 严格控制滤料支承层和滤料铺装层厚度及平整度; (9) 滤料铺装后,须做反冲洗试验,检查反冲效果。 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抗浮措施有以下几种。 (1) 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排降水工程施工,对排降水所用机具随时作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2) 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3) 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4) 雨期施工,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5) 可能时,允许地下水和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少浮力值。 送水并网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1) 给水厂总体联动试运行验收合格,供水水质、压力、水量符合设计及管理单位要求。 (2) 出厂水管与配水管网勾头完毕并验收合格。 (3) 给水厂运行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完毕,正式上岗工作。 (4) 给水厂正式运行条件具备,管理单位供水统筹工作完成。 (5) 施工单位已正式移交工程。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 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 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 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2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 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 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 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3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 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 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 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 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4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理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 5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理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 6 【建造师案例题】 (一)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理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 7 【建造师案例题】 (三)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8 【建造师案例题】 (三)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9 【建造师案例题】 (三)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10 【建造师案例题】 (三)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 (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 )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 公路隧道按照长度可划分为( )。
- 以下关于注册建造师执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①事故报告,②现场保护,③事故调查,④事故处理,⑤恢复施工。其正确的次序应该是( )。
-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层需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来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 )。
- 确定施工成本偏差的严重性和偏差产生的原因,是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 当喷浆层较厚时,应分层喷射,每次喷射厚度应根据喷射条件而定,仰喷为()mm。
- 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有哪些要求?
- 根据《合同法》,不可以采用口头形式的合同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w1v3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