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立交桥综合改造工程,除拓宽道路增加城市绿化带,还增设了桥区的排水和燃气管道。A道桥集团公司中标,为总包施工单位;其中燃气和排水管线由发包方直接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施工许可证上工程名称为某立交桥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为城市道路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某道桥集团公司。施工期间不能断绝交通,项目部制定了分段导行方案。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时,钢木组合结构的顶管工作坑因钢盘撑焊接不牢,未设置八字形斜钢撑,发生侧壁支撑倒塌二死一伤的事故。事故调查发现:安全检查表记录有总包方项目部安全会议提出的加固具体建议,但分包方未能及时加固消除隐患。就背景的事故,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有何失误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项目部应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发出安全隐患通知单,不能停留在会议纪要。受检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应制定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证记录。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米的新增路线(舍下水道200米)和一段长220米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米),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米处(原地面标高为±0.000米),下水道基坑设计底标高为-5.5米,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图1),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米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根据背景所述,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本施工项目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有哪些?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米的新增路线(舍下水道200米)和一段长220米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米),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米处(原地面标高为±0.000米),下水道基坑设计底标高为-5.5米,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图1),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米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背景中关于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使用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米的新增路线(舍下水道200米)和一段长220米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米),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米处(原地面标高为±0.000米),下水道基坑设计底标高为-5.5米,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图1),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米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计算工程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指出节点顺序即可)。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米的新增路线(舍下水道200米)和一段长220米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米),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米处(原地面标高为±0.000米),下水道基坑设计底标高为-5.5米,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图1),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米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米的新增路线(舍下水道200米)和一段长220米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米),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米处(原地面标高为±0.000米),下水道基坑设计底标高为-5.5米,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图1),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米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补充项目部向企业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的内容。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道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 MPa的DN500中压燃气管,DN1000的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非车行道路下,燃气管与给水管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该道路改造工程由甲公司总承包,燃气管道与给水管道分别由乙、丙两个专业公司分包。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1)由于设计原因图纸延期,15天后施工单位才收到施工图纸;(2)因施工过程中遇到数天的季节性大雨,停工10天;.(3)路面施工完成后,发生局部坍塌,经开挖后发现是给水管漏水冲刷造成的,建设单位对丙公司实行罚款1万元的处罚,并责成其按期整改;(4)第五号管道检查井结构施工完成后,发现结构尺寸和位置均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经建设单位、设计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协商决定采取让步接收。建设单位对事件(3)的处理程序是否正确?为什么?说明正确的处理方法。
- 7 【建造师案例题】A公司中标一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道路基层结构为150 mm石灰土和400 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0 mm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7个月。开工前,项目部做好了施工交通准备工作,以减少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了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方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为确保质量采取以下措施:不同粒级的石料、细集料分开堆放;水泥、细集料覆盖防雨。质量计划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为关键工序,制定了面层施工专项方案,安排铺筑面层试验路段,试验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的控制及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2)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油的喷洒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及松铺系数。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施工中发现某段成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部分横向收缩裂缝。因工期紧迫,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条件具备并请示公司领导后,项目经理立即下达了开工令。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 问题: 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补充面层试验路段的试验内容。 3.项目经理的下达开工令的做法对吗?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做法。 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沥青路面的主控项目有哪些?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和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3.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5.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环路立交桥工程长1.5 km,中跨越主干道路部分采用钢一混凝土结合梁结构,跨径47.6m,鉴于吊装的单节钢梁重量大,又在城市主干道上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承建该工程的施工项目部单独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拟采取以下措施: (1)为保证吊车的安装作业,占用一条慢行车道,选择在夜间时段,自行封路后进行钢梁吊装作业。 (2)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研究部门对钢梁结构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分析。 (3)将安全风险较大的临时支架的搭设,通过招标程序分包给专业公司,签订分包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收取安全风险保证金,明确总分包的责任。 (4)钢梁架设完毕后,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对钢主梁的安装位置、高程、纵横向连接及施工支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即浇筑混凝土。 问题: 1.专项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请指明措施(1)错误之处。 3.措施(2)中的验算内容齐全吗?如不齐全,请补充。 4.措施(4)正确吗?为什么?
- 10 【建造师案例题】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 800 m,路宽16.5 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30 cm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35 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 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某单位中标后,施工中采用以下措施: (1)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后,由项目部工程部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 (2)施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单位采用塑性指数为16的粉质黏土,石灰选用1~3级新石灰,生石灰不经消解直接使用,石灰土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3)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在5摄氏度~8摄氏度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80摄氏度,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 (4)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并经过检测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项目合格。 问题: 1.措施(1)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 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中,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 3.冬季铺油作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做法。 4.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验收,依据的是哪个规范?沥青路面的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评标委员会在对某工程项目评标过程中,发现个别投标文件中存在某些错误,则评标委员会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 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选择敞口式顶管施工正确与否?如不正确,应选择什么方法施工?
- 关于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关于高清晰度电视说法正确的有( )。
-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条款的说法,正确的有( )。
- 我国行业标准规定沥青面层质量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密度、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及()八项。
- 采用轴线法测设建筑方格网时,短轴线根据长轴向定向,其直角偏差最大值是()。
- 下列关于墩台施工要点说法正确的有( )。
- 釆用实物量法编制施工图预算时采用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应为(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