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为消除经营者集中对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在批准集中时附加业务剥离的条件。下列关于业务剥离的表述中,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 A 、剥离受托人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 B 、剥离受托人的报酬由剥离义务人支付,监督受托人的报酬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支付
- C 、在受托剥离中,剥离受托人有权以无底价方式出售剥离业务
- D 、监督受托人不得披露其在履职过程中向商务部提交的各种报告及相关信息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C,D】
选项B:剥离义务人负责支付监督受托人和剥离受托人报酬。

-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情形是()。
- A 、甲企业与乙企业合并
- B 、甲企业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乙公司的股份,达到对乙公司的控股
- C 、甲企业长期为乙企业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
- D 、甲企业与乙企业通过协议约定,甲企业对乙企业的经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
- 2 【单选题】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的,如果被害人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 )。
- A 、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全部所得
- B 、按照曾经发生的相同或者相近的案例的赔偿额计算
- C 、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 D 、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的2倍
- 3 【单选题】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折扣的行为属于( )。
- A 、行贿行为
- B 、受贿行为
- C 、给予折扣的正常经济行为
- D 、支付佣金的正常经济行为
- 4 【单选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是( )。
- A 、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 B 、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 C 、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 D 、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但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
- 5 【单选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数额为( )。
- A 、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 B 、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C 、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 、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
- 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情形是()。
- A 、甲企业与乙企业合并
- B 、甲企业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乙公司的股份,达到对乙公司的控股
- C 、甲企业长期为乙企业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
- D 、甲企业与乙企业通过协议约定,甲企业对乙企业的经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
- 7 【单选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是( )。
- A 、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 B 、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
- C 、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隐忍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 D 、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但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
- 8 【多选题】为消除经营者集中对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在批准集中时附加业务剥离的条件。下列关于业务剥离的表述中,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 A 、剥离受托人的报酬由剥离义务人支付,监督受托人的报酬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支付
- B 、剥离受托人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 C 、监督受托人不得披露其在履职过程中向商务部提交的各种报告及相关信息
- D 、在受托剥离中,剥离受托人有权以无底价方式出售剥离业务
- 9 【多选题】经营者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下列协议中,属于反垄断法禁止的有()。
- A 、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统一确定、维持商品的价格
- B 、经营者人为将市场进行划分,约定各自固守一部分市场,互不进入对方的“领地”进行竞争
- C 、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 D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共同拒绝与其他的特定经营者进行交易
- 10 【单选题】为消除经营者集中对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在批准集中时附加业务剥离的条件。下列关于业务剥离的表述中,不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 、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负责支付监督受托人和剥离受托人的报酬
- B 、监督受托人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 C 、监督受托人不得披露其在履职过程中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交的各种报告及相关信息
- D 、在受托剥离中,剥离受托人有权以无底价方式出售剥离业务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9年至2012年,甲公司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甲公司拟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009年11月1日(生产经营期间),甲公司购人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300万元,增值税额为391万元;发生保险费4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验收入库。 (2)2009年11月15日,甲公司开始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58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建造过程中,发生工程物资报废20万元(不包括在上述领用工程物资价值内);获得保险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残料已无使用价值。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已知部分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5)2011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43.88万元。 (7)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以该生产线抵偿所欠丁公司货款1 900万元,此时该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当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答案中的金额用万元表示。 要求: (1)请计算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入账价值。 (2)请判断,2010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是否发生了减值,如果发生减值,请计算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3)请计算2011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2011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 (5)计算2011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6)编制2012年4月30日该生产线抵偿债务的
- 某国有粮食收购站,与农民签订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
- 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一般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一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环境三大类,三大类因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具有()的特性。
-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 )。
- 假设B部门面临一减资方案(减少经营资产价值20000元,每年获得税前经营利润减少3200元)。如果该公司采用剩余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会采纳该减资方案?
- 判断业务(2)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并说明理由。
- 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对于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 编制甲公司2020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与内部购销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