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潮位观测。
①为了获得当地稳定的平均海平面,需要1、2、3站进行同步潮位观测,同步观测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潮汐特征、海平面的稳定性以及水下地形测量要求的精度
决定。基本原则是时间越长越好,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根据工程时间,制定同步潮位观测时间。
②潮汐测量间隔为30min1次。
(2)潮位站间潮汐的特征分析。
潮位站间潮汐的变化特征是平均海平面传递的前提,比较了3个站同步观测潮
位,结果表明,3站间潮汐传播从1到2然后到3,1到3间的潮时差小于2h,同步潮汐高差小于1m,可以用于平均海平面的传递。
(3)平均海平面的计算和传递。
①对各个站的潮汐观测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内插、合理化等预处理;
②3站观测潮位时间为13年,利用3站的潮位观测资料,计算3站处的长期平均
海平面;
③采用线性关系最小二乘拟合法实现长期潮位站3站向1站和2站的传递。
(4)测区潮汐内插。
①利用经3站传递过来的长期平均海平面与1、2站水尺零点的关系,转换1、2
站,原始潮位观测时序为基于当地平均海平面的潮位观测时序;
②根据潮波传播特点,采用时差法,计算出测量船处的瞬时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