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张拉力值作校核
- B 、以控制张拉力值为主,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 C 、普通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 D 、低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 1 【多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E 、
- 2 【多选题】关于预应力张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80%
- B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米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 C 、张拉时宜先中间,后上下,再两边
- D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毫米
- E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有断丝、滑丝、断筋时应暂停张拉
- 3 【单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施工,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B 、预应力筋放张时,当无设计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0%
- C 、施加预应力宜采用一端张拉工艺
- D 、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 4 【多选题】下列关于无粘结预应力张拉说法正确的是()。
- A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可采用一端张拉
- B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采用两端张拉
- C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不得大于50m,否则应采用特制接头或分段张拉、锚固
- D 、张拉时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或曲线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重合
- E 、张拉后及时封锚,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 5 【多选题】下列关于绕丝预应力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有环向缠绕预应力钢丝和电热张拉预应力钢丝等方法
- B 、缠绕、张拉预应力钢丝,一般由池壁顶向下进行
- C 、池壁两端可用电热张拉,其他部位采用绕丝机缠绕
- D 、两种预应力锚固方法基本相同
- E 、施加预应力过程中,两种方法均应测定钢丝应力,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6 【单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
- B 、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
- C 、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60%
- D 、超过10h尚未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再次检查
- 7 【单选题】关于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张拉力值作校核
- B 、以控制张拉力值为主,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 C 、普通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 D 、低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 8 【单选题】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
- B 、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
- C 、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60%
- D 、超过10h尚未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再次检查
- 9 【单选题】关于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张拉力值作校核
- B 、以控制张拉力值为主,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 C 、普通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 D 、低松弛预应力筋以控制张拉伸长值为主
- 10 【多选题】有关预应力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可采用电弧切割
- B 、预应力筋采用镦头锚固时,高强度钢丝宜采用液压冷镦
- C 、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5m
- D 、冷拔低碳钢丝可采用冷冲镦粗
- E 、钢丝束的两端均采用墩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当钢丝束长度小于或等于20m时,不宜大于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