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报考指南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首页一级建造师题库正文
  •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地下工程由一条主通道与若干附属结构组成,通道总长86m,宽14m。主通道为全埋式单层框架结构,顶板及底板均采用纵梁体系。由于主通道中段上方有一棵古树不能迁移,须原地进行保护,施工方根据施工需要,决定主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暗挖长度为20m。在施工前,施工方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根据施工方案的指导,施工方按照作业区安全防护→工作井土方开挖→工作井锚喷混凝土支护→工作井口平台、提升架及井架安装的顺序进行了工作井施工。对于工作井作业区的安全防护,施工方提出了如下要求:工作井内须设安全梯道。(1)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最外着力点与井边距离不得小于1m。(2)工作井不得设在低洼处,井口与周围地面齐平。(3)工作井周围设防护栏,栏杆底部50cm采取封闭措施。(4)井口1m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在隧道开挖时,由于该位置土体不稳定,施工方决定每开挖3m进行一次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初期支护采用预埋注浆管,结构完成后,填充注浆施工滞后开挖面距离控制在8m以内。在钻进作业过程中,前方发现孤石,为确保工程进度,施工方决定加大输出功率,继续实施钻进。
    题目:施工方采取的初期支护措施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施工方采取的初期支护措施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1)“每开挖3m进行一次支护”不妥。隧道在不稳定岩土体中开挖,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工序。
(2)“填充注浆施工滞后开挖面距离控制在8m以内”不妥。初期支护预埋注浆管,结构完成后,及时注浆加固,填充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热门试题换一换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