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南方某省为发展经济打通通往邻省的交通通道,拟投资35亿元建设跨省高速公路,本项目线路总长124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5.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4处,跨河大桥2座,中桥10座,小桥32座,单洞长隧道10道,涵洞102道,服务区4处,收费站2处。该公路征用土地9.5万亩,土石方数量1250万,项目总投资38亿元。已知该公路有一段线路必须经过A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里程为10.2km,其中有2.5km的路段所在区域经调整后由核心区划为实验区。公路沿线分布有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项目穿越居民集中区B乡镇,噪声预测表明公路建成后B乡镇有15处村庄声环境超标。【问题】
题目: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哪些?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
(1)噪声。公路隧道施工、大中型桥梁施工、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施工等产生的机械运行噪声;本公路沿线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项目穿越居民集中区B乡镇,所以公路施工噪声对这些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不可避免。
(2)环境空气。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尤其是本公路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里程为10.2km,所以公路施工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必然造成不利影响。
(3)水环境。包括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桥梁施工对水体的污染;雨水对堆放的建筑材料的冲刷导致的水体污染。本公路有跨河大桥2座,中桥10座,小桥32座,施工对河流局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生态环境。路基施工使公路沿线热带雨林植被和亚洲象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觅食地遭到破坏;同时公路路基沿线部分农田、林地被占用作为施工便道,地表裸露,这会进一步加重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将减少公路沿线的自然保护区用地、耕地、热带雨林林地、园地等面积;施工对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的植被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将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生物量不同程度的减少。
(5)社会环境。本公路项目穿越居民集中区B乡镇,部分离线路近的居民可能需要搬迁,由此可能会对局部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本项目全程有互通式立交桥7处、分离式立交桥4处,这对立交桥附近部分居民的出行将造成不便。

- 1 【材料分析题】管道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哪些?
- 2 【材料分析题】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 3 【材料分析题】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 4 【材料分析题】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哪些?
- 5 【材料分析题】该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 6 【材料分析题】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 7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步骤有哪些?
- 8 【材料分析题】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 9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哪些?
- 10 【材料分析题】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评价重点是什么?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的()。
- 油气开采项目退役期工程分析应重点关注的是( )。
- 不分层的非网状感潮河段,项目排污断面分配的月均COD浓度增量不得超过0.5mg/L河口特征值年最枯月河段径流量为3/s(含污水排放量),按一维稳态河口水质模型估算的该项目COD允许排放量是()。
-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
- 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 某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甲醇和甲苯两种危险物质,最大贮存量分别为2t、5t。已知甲醇和甲苯的临界量均为10t,该项目涉及的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10,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
- 下列关于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i0c可取()。
- 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