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洁净厂房工程,项目经理指示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评估项目总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了相应施工进度安排(如图1所示),报项目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提出:施工进度计划不等同于施工进度安排,还应包含相关施工计划必要组成内容,要求技术负责人补充。因为本工程采用了某项专利技术,其中工序B、工序F、工序K必须使用某特种设备,且需按“B→F→K”先后顺次施工。该设备在当地仅有一台,租赁价格昂贵,租赁时长计算从进场开始直至设备退场为止,且场内停置等待的时间均按正常作业时间计取租赁费用。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上述特殊情况,对网络图进行了调整,并重新计算项目总工期,报项目经理审批。项目经理二次审查发现:各工序均按最早开始时间考虑,导致特种设备存在场内停置等待时间。项目经理指示调整各工序的起止时间优化施工进度安排以节约设备租赁成本。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该项目中使用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施工中,木工堆场发生火灾。紧急情况下值班电工及时断开了总配电箱开关,经查,火灾是因为临时用电布置和刨花堆放不当引起。部分木工堆场临时用电现场布罝剖面示意图见图。
题目:指出图中措施做法的不妥之处。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不妥之处一:电锯的开关箱距离堆场配电箱 30.5m,距离模板堆垛1m。
正确做法:开关箱和配电箱的间距不得大于 30m,距离现场堆垛外缘不得小于 1.5m。
不妥之处二:库房中采用碘钨灯。
正确做法:仓库或堆料场严禁使用碘钨灯,以防碘钨灯引起火灾。
不妥之处三:电杆高度为5m,电杆距离模板堆垛为4.5m;
正确做法:架空电力线与露天易燃物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 1.5倍。

- 1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 2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一中做法的不妥之处?为什么?
- 3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支撑做法的不妥之处;若按该支撑做法施工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 4 【建造师案例题】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不妥之处有哪些?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 6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图5 中措施做法的不妥之处。正常情况下,现场临时配电系统停电的顺序是什么?
- 7 【建造师案例题】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之处有哪些?说明理由。
- 8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室内装饰装修详图中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 9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
- 10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技术方案建设投资为450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500万,流动资金为450万元,该技术方案投产期年利润总额为900万元,运营期内正常年份年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年总成本利息为200万,则该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为( )。
- 斜坡式坝体结构的优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 某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发包人依据《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中的工期为280天,协议书中的工期为240天。施工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在按监理单位签发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前,发现某部位钢筋混凝土浇筑要求与相关规范规定不一致,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建议并附变更方案;设计单位审核后认为施工单位的建议正确,方案合理,向施工单位发出了设计修改文件。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理单位的书面指示,施工单位进行了跨河公路桥基础破碎岩石开挖,但公路桥报价清单中无此项内容。主体工程报价清单中有以下单价:(1)混凝土坝A:砂卵石、岩石地基开挖70元/立方米;B:基础处理80元/立方米;(2)土石坝C:砂卵石、岩石地基开挖50元/立方米;D:基础处理60元/立方米。事件3:施工单位经监理单位批准后对基础进行了混凝土覆盖。在下一仓浇筑准备时,监理单位对已覆盖的基础质量有疑问,指示施工单位剥离已浇混凝土并重新检验,检测结果表明,基础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返工处理并承担了相应的施工费用,但提出了检验费用支付申请和因此次检验影响进度的工期索赔。在事件2中,如果从4个单价中选用的话,你认为哪一项单价最为合理?说明理由。
-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 ()
- 已知标准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灰缝为10mm,则砌1立方米半砖墙标准砖的用砖量为()。
- 下列属于《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规定的是()。
- 关于表见代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按照评价角度的不同,财务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