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d,但折射率分别为的透明薄片,从两缝发出的光在原来中央明纹处相遇时,光程差为( )。
- A 、
- B 、
- C 、
- D 、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在均匀介质中,光程可认为是在相等时间内光在真空中的路程:光程差是指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之后,两段光线之间的差值。光程d=nx,x为在介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程,故两光线的光程差

- 1 【单选题】若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了0.620mm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
- A 、269nm
- B 、539nm
- C 、2690nm
- D 、5390nm
- 2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偏振片,则( )。
- A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B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C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增强
- 3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偏振片,则( )。
- A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B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C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增强
- D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 4 【单选题】若在迈克尔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mm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的波长为()。
- A 、269nm
- B 、539nm
- C 、2690nm
- D 、5390nm
- 5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d,但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n2>n1)的透明薄片,从两缝发出的光在原来中央明纹处相遇时,光程差为()。
- A 、d(n2-n1)
- B 、2d(n2-n1)
- C 、d(n2-1)
- D 、d(n1-1)
- 6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为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距离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 A 、0.45mm
- B 、0.9mm
- C 、9mm
- D 、4.5mm
- 7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 、使屏靠近双缝
-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 C 、把两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 8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
- A 、0.45mm
- B 、0.9mm
- C 、9mm
- D 、4.5mm
- 9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600nm,双缝间距2mm,双缝与屏的的间距为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条纹间距为( )。
- A 、0.45mm
- B 、0.9mm
- C 、9mm
- D 、4.5mm
- 10 【单选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d,但折射率分别为和的透明薄片,从两缝发出的光在原来中央明纹处相遇时,光程差为( )。
- A 、
- B 、
- C 、
- D 、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设总体X的数学期望μ与方差是X的样本,则( )可以作为的无偏估计。
- 1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气体未知,变化过程也未知,但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
-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反映了光的( )。
- 图5-4-1所示空心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
- 在车间布置平面图绘制中,下列标高标注正确的是()。
- 在298.15K时,反应的,,该反应的,当反应温度升至398K时,反应的(标准,398K)=( )
- 对于旋风除尘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 速度v、直径d、动力黏度μ、密度p组成的无量纲数可表达为()。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