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公路口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问题】
题目:居民点M2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噪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不能确定。理由:增设声屏障的位置,特别是与原有声屏障的距离、方位关系等未知,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可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多选题】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 A 、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 B 、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 C 、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 D 、选用低噪声设备
- 2 【单选题】某电厂凉水塔噪声对居民点产生影响,在凉水塔外侧安装了消声装置,为得到该装置对居民点的实际降噪效果,需测量的是()。
- A 、该装置的隔声量
- B 、该装置的消声量
- C 、该装置安装前后敏感点的声级
- D 、该装置安装前后的通风量
- 3 【材料分析题】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 4 【材料分析题】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 5 【多选题】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 A 、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 B 、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 C 、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 D 、选用低噪声设备
- 6 【单选题】某铁路改扩建工程沿线有6个居民点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则昼间噪声超标排放的环境敏感点数量为( )个。
- A 、1
- B 、3
- C 、4
- D 、5
- 7 【多选题】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
- A 、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 B 、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 C 、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 D 、选用低噪声设备
- 8 【单选题】某电厂凉水塔噪声对居民点产生影响,在凉水塔外侧安装了消声装置,为得到该装置对居民点的实际降噪效果,需测量的是( )。
- A 、该装置的隔声量
- B 、该装置的消声量
- C 、该装置安装前后敏感点的声级
- D 、该装置安装前后的通风量
- 9 【单选题】某电厂凉水塔噪声对居民点产生影响,在凉水塔外侧安装了消声装置,为得到该装置对居民点的实际降噪效果,需测量的是( )。
- A 、该装置的隔声量
- B 、该装置的消声量
- C 、该装置安装前后敏感点的声级
- D 、该装置安装前后的通风量
- 10 【多选题】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
- A 、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 B 、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 C 、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 D 、选用低噪声设备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
- 给出K65-K78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核查的主要内容。
- 火电厂建设项目的温排水指的是什么水?对于点源的废热以什么来表征,以什么模式来预测?
- 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如何判断?
-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当Ⅱ类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
-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总结的内容主要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进行跟踪监测的( )。
-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erP8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