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和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其中K8+200~K8+320为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K8+260断面图)。施工单位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土墙施工前全面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见施工工艺图。在基坑挖到设计高程后,经检验基底承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开始进行基础砌筑。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墙身砌筑中对墙面坡度、顶面高程、表面平整度进行了实测。事件二: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开始进行回填工作。事件三:墙背填料采用与前后路段路堤填料相同的黏土,做到逐层填筑,逐层压实。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得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事件四: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 题目:写出步骤 2 所对应的工艺名称、墙身中的构造物 B 和 C 的名称以及交通安全设施 A 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