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分析题
题干: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16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中,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存在差异的包括以下几项:(1)2×16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商品,双方签订分期收款销售合同,合同约定价格450万元(不含税,税率17%),分三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商品成本30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商品售价408.5万元,实际利率为5%。税法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确认收入金额。(2)甲公司于2×16年12月1日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500万元。至2×16年12月31日相关资产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相关资产按10年计提折旧。甲公司对收到的政府补助选择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假定该政府补助不属于免税项目,税法规定,该项政府补助在收到时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甲公司2×16年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本题中有关公司均为我国境内居民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预计甲公司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16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且不存在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暂时性差异。要求:
题目:(1)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截至2×16年12月31日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的金额,填入下列表格,并编制与上述事项相关的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事项(1)会计分录如下:
由于现价408.5万元,年金150万元,三年期,可知实际利率为5%。
借:长期应收款 4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8.5
未实现融资收益 41.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
贷:库存商品 300
2×16年12月31日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作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75.5
贷:长期应收款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450-41.5)×5%=20.4(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0.4
贷:财务费用 20.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借:所得税费用 69.73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9.73
事项(2)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
贷:递延收益 5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 1 【简答题】根据资料(2)以及资料(3)假定二,分别编制乙公司2015年个别报表中相关的会计分录。
- 2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5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3 【计算分析题】 要求: (1)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5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2)计算甲公司2×15年应交所得税,编制甲公司2×15年与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 4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认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5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5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认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5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6 【计算分析题】(1)根据资料(1)至资料(4),分别确定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说明理由。
- 7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8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8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8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9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8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10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1)、资料(2),分别确定各交易或事项截至2×18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理由。
- 2011年12月31日,A公司将某大型机器设备按1 05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B租赁公司。该设备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原值为91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同时叉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将该设备融资租回。在折旧期内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并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资产的折旧期为5年。假定2012年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未对外出售。要求:(1)编制2011年12月31日A公司有关结转出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2)计算A公司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3)计算2012年因租赁业务对A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并编制2012年12月31日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分录。
-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初审,经初审同意后,自评估基准日起( )内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核准申请。
- 某居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度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为45万元;2011年度已预缴企业所得税130万元,当年度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如下: (1)企业坐落在某市区,全年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共30000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为厂区内的绿化区,企业的医院共占地500平方米,1500平方米土地借给武警部队作为训练场地;另外企业分设的A机构占地3000平方米,其中出租给公安机关的一块场地100平方米。 (2)企业拥有整备质量49.5吨的载货卡车20辆;整备质量为15.7吨的挂车15辆。中型载客汽车10辆,其中包括2辆电车,另有小轿车5辆。 (3)企业当年的固定资产原值共计6000万元,其中:房产原值4000万元,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原值2000万元。签订租赁合同1份,4月1日将房产原值200万元的仓库出租给某代理商存放货物,出租期限1年,共计租金40万元,签订合同时预收一个季度租金10万元,其余的在租用期的当季收取。 (4)企业当年签订货物销售合同35份,记载金额6500万元。年终实现不含税销售额共计6500万元,取得送货的运输费收入58.5万元;购进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购货金额4500万元、进项税额765万元;另支付销售货物的运输费2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18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及其他单位开具的合法货票。“国庆”节前,将自产的货物作为福利发放给本企业每位员工,市场含税销售价每件468元,成本结转无误。全年扣除的产品销售成本3800万元。 (5)“投资收益”账户记载:已持股2年的某上市公司派发的股息12万元、购买国债取得利息收入36万元、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收入24万元。 (6)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其中包含与某商业银行签订1200万元(借期一年)借款合同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60万元,与某企业签订2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款合同支付的年利息120万元,以及因逾期归还贷款支付银行罚息20万元。 (7)发生管理费用400万元,其中包括业务招待费100万元和新产品开发费用210万元,但未包括相关税金。 (8)发生广告费74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60万元,代销手续费5万元。 (9)企业本年度在册员工500人,全年计入生产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800万元(其中包括支付本企业残疾职工工资8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18.4万元,实际列支职工福利费122.8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25.5万元。 (10)营业外支出实际发生额60万元,其中包括对某展销会的赞助25万元和直接向市青少年宫的捐款20万元。 (11)企业于3月初购置《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所列的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一台,取得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万元、增值税款51万元。当月投入使用,并已按规定计列折旧费用。 其他相关资料: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单位税额5元;载货汽车整备质量每吨车船税年税额80元、中型载客汽车车船税每辆年税额500元、小轿车车船税每辆年税额400元;房产税计算余值时的扣除比例20%;相关票据在有效期内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管理费用的调整中不考虑工资和三项经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企业2011年度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
- 契税的征税范围为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权属转移的土地和房屋。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
- 定期报告是上市公司进行持续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之一。甲上市公司下列作法中,符合证券法律制度有关定期报告的规定的有( )。
- 按照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的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支持活动的有()。
- 以下事项中,属于导致修改审计计划的有()。
- 编制甲公司20×6年1月1日、12月31日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购买、公允价值变动、出租、出售相关的会计分录。
- 针对资料六第(1)至(6)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