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各地区地下水水质检测频率不得少于()。
- A 、每年一次(枯水期)
- B 、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 C 、每年三次(丰、平、枯水期)
- D 、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 1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值为依据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类。
- A 、Ⅰ
- B 、Ⅱ
- C 、Ⅲ
- D 、Ⅳ
- 2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
- A 、每季度1次
- B 、丰、枯水期各1次
- C 、平、枯水期各1次
- D 、丰、平水期各1次
- 3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并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Ⅲ类
- D 、Ⅳ类
- 4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 A 、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
- B 、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
- C 、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
- D 、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
- 5 【单选题】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A 、地下水污染源监测
- B 、地下水环境监测
- C 、地下水特征监测
- D 、地下水质量监测
- 6 【多选题】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水域环境Ⅲ类功能区适用于()。
- A 、鱼虾类产卵场
- B 、鱼虾类越冬场
- C 、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 D 、洄游通道
- 7 【单选题】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下列基本项目的分析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COD采用重铬酸盐法
- B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 C 、溶解氧采用碘量法
- D 、石油类采用重量分析法
- 8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B/T14848-2017) , 关于地下水监测频率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丰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
- B 、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平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
- C 、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枯水期1次)
- D 、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平水期1次)
- 9 【多选题】根据《地表水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
- A 、具有使用功能的江河
- B 、具有使用功能的湖库
- C 、具有使用功能的渠道
- D 、黑臭水体
- 10 【多选题】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应进行单因子评价
- B 、应进行综合指数评价
- C 、面源污染严重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 D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符合( )的基本原则。
- 生态现状调查中,进行陆生植被及植物调查前需收集的资料有()。
- 某水域5次的监测浓度分别为:14.0mg/L、16.5mg/L、20.8mg/L、18.7mg/L、21.4mg/L,采用内梅罗法计算的监测统计代表值为()。
- 地面气象资料调查中的工作内容有:①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②年、季(期)风玫瑰图;③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④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⑤年、季(期)各风向,各风还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各级出现频率。二、三级项目至少应进行()的调查。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2.3-2018) ,下列不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一阶段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整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