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某市现有的大地控制网是采用传统的天文测量与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的,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受地壳运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土地管理、气象预报、灾难监测和预报等经济建设的需要,计划在该区域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作业依据主要有:(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2008--2005);(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GB/T20256--2006);(5)《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6)《区域似大地水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23709--2009)。现有资料等情况:(1)国内WUHN、SHA0、IHAS、URUM、BJFS及KUNM等200多个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周边地区有多个IGS连续运行基准站,这些基准站均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区域范围内有多个国家一、二等三角网点,具有1980西安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成果。(2)人员:单位具有测绘高级工程师、测绘工程师及测绘技术员等多名,且具有丰富的控制网布测经验。(3)设备: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仪器多套,静态GNSS接收机与扼径圈天线多套。问题:
题目:请简述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目的和技术要求及B、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实现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结合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精化我国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和地方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5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
,其点问平均距离不应超过50km。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应在均匀布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用服务和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等因素。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复测周期为5年,每次复测执行时间应不超过2年。

(2)GPSB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观测时段数≥3,时段长度≥23h,采样间隔为30S。
GPSC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观测时段数≥2,时段长度≥4h,采样间隔为10~30S。

- 1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 2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 3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 4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 5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 6 【案例分析题】请简述进行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布设的基本流程。
- 7 【案例分析题】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及检查点的布设原则。
- 8 【案例分析题】请简述进行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布设的基本流程。
- 9 【案例分析题】请简述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目的和技术要求及B、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 10 【单选题】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定义在ITRS2000地心坐标系统中的( )地心坐标框架。
- A 、全球性
- B 、国际型
- C 、区域性
- D 、地区级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测绘人员对于测绘作业证使用不正确的是( )。
-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卫星遥感影像中“影像质量”主要检查项的有( )。
- 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下列关于质量检验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航摄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 说明用何种专题图方法表示中国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规模两个要素。
-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使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提出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和范围,报( )审批。
- 在获取栅格数据时,能提高精度,减少信息损失的办法是()。
- 根据《测绘法》,测址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应当按照()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
- “GB/T”为( )的代号。
- D类差错类型成果质量错漏扣分标准为( )。A B C D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