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排烟系统排烟时,为了顺利排除烟气,应设置补风系统。根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以下关于补风系统设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
- B 、防火门、窗可用作补风设施
- C 、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下沿以下,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2m
- D 、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
- E 、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C,D】
根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4.5.1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的房间外,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
4.5.2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故A正确。
4.5.3补风系统可采用疏散外门、手动或自动可开启外窗等自然进风方式以及机械送风方式。防火门、窗不得用作补风设施。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故B错误。
4.5.4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相邻的防烟分区时,补风口位置不限;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下沿以下;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5m。故C错误。
4.5.6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故D错误。
4.5.7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故E正确。

- 1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 )。
- A 、顶棚上
- B 、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 C 、安全出口处
- D 、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 E 、距地面2m以上的墙面上
- 2 【多选题】 机械排烟系统由()和排烟出口组成。
- A 、挡烟垂壁
- B 、排烟防火阀
- C 、排烟道
- D 、吸烟口
- E 、排烟风机
- 3 【多选题】防排烟系统调试中,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的调试包括( )。
- A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 B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区域内阀门应联动关闭
- C 、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 D 、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 E 、阀门关闭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 4 【多选题】防排烟系统调试中,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的调试包括( )。
- A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 B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区域内阀门应联动关闭
- C 、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 D 、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 E 、阀门关闭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 5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由()和排烟出口组成。
- A 、挡烟垂壁
- B 、排烟防火阀
- C 、排烟道
- D 、排烟口
- E 、排烟风机
- 6 【单选题】 自然排烟设施中的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其设置应符合( )的要求。
- A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3以上,并应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
- B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排烟窗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
- C 、走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建筑物,当房间面积不大于600m2时,除排烟窗的设置高度及开启方向可不限外,其余仍按上述要求执行
- D 、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室内高度超过6. 00m,且具有自然才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可増加25%
- 7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由( )和排烟出口组成。
- A 、挡烟垂壁
- B 、排烟防火阀
- C 、排烟道
- D 、排烟口
- E 、排烟风机
- 8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 )。
- A 、顶棚上
- B 、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 C 、安全出口处
- D 、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 E 、距地面2m以上的墙面上
- 9 【多选题】 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在建筑消防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建筑高度为83m 的高级旅馆,消防电梯靠外墙设置,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前室具有3.2m2 的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 B 、当按规范可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方式时,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自然排烟,该楼梯间可不设其他防烟设施
- C 、某栋建筑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中地上部分前室采用敞开凹廊形式,地下部分二层,采用封闭楼梯间
- D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必须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不允许只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 E 、在满足规范确定的防烟分区面积要求时,防烟分区可以跨越防火分区
- 10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
- A 、顶棚口
- B 、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 C 、安全出口处
- D 、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 E 、输入答案距地面2m以上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发生火灾后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不包括( )。
-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称为()。
-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电源应按所在建筑物的最高负荷等级配置,且不低于( )负荷。
- 下列关于临时消防救援场地设置要求,正确的有()。
- 某临街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8层,地下2层,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60m,首层室内设计地面标高为±0.00m。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为80㎡。屋顶平屋面标高为53.50m,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层高3.5m。 地下二层全部及地下一层大部分为普通汽车库,地下一层局部为建筑各种设备用房。地上一至二层使用功能为各种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主要有小商店、理发店、小餐馆等,每个分隔单元相互独立,建筑面积在115㎡~290㎡不等,地上三至十八层为单元式住宅。 每个商业用房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某商店租用了两个相邻的商业用房,为方便联系,经营者在两个商业用房之间的墙上开设了一扇门。左侧商业用房二层建筑面积为210㎡,—层建筑面积为80㎡。该商业用房内部设置两部楼梯联系上下层,二层室内最不利点至最近楼梯的直线距离为11m,楼梯的水平投影距离为5m,下来楼梯后距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为4.5m,一层只设置了一个安全出口。 住宅部分共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一致,最远一户的入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9m。每一个单元自地下二层至地上十八层分别设置一部防烟楼梯间和一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均能通至屋面。相邻两个单元之间的屋面上在设计时均设置了楼顶绿化,两个单元之间无法通过屋面连通。每层每单元开向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户门为2樘,户门采用普通防盗门,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 该建筑的外墙采用无空腔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屋面和墙面保温材料均选用胶粉聚苯颗粒板。每层墙面设置有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为200mm,采用不燃材料在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厚度首层为15mm,其余楼层为5mm。该建筑的其他事项和消防设施均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分类。2.指出该建筑商业部分存在的消防问题,并说明理由。3.指出该建筑住宅部分存在的消防问题,并说明理由。4.指出该建筑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补充还应采取的其它技术措施。
-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汽车库、修车库与耐火等级一、二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
- 关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B.C.D.E.每年应对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等进行检查和记录运行情况
- 关于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下列哪些符合现行国家技术标准()。
-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加油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其中,在城市建成区不应建(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