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进行测温时,要求接点处的温度应该是( )。
- A 、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 B 、不必相等
- C 、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 D 、必须相等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热电偶中间导体定律为:在热电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与第三种导体相连接的两端温度相同,接入第三种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电势没有影响。由中间温度定律可知,在热电偶回路中加入补偿导线后,其热电势仅与测量温度端t和导线的仪表连接段温度t0有关,但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材料热电特性并不完全相同,要求热电偶与补偿导线的接点温度必须相等,否则会带来很大的测量误差。

- 1 【单选题】半径为4mm的电线包一层厚3mm、导热系数λ=0.086W/(m·K)的橡胶,设包橡胶后其外表面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热绝缘直径,并分析橡胶的作用。( )
- A 、14.8MM,减少散热
- B 、14.8MM,增强散热
- C 、12.0MM,减少散热
- D 、12.0MM,增强散热
- 2 【单选题】一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热电偶材料的,,。热电偶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20℃的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求热电偶的过余温度达到初始过余温度的1%时所需的时间为( )s。
- A 、8~12
- B 、13~17
- C 、18~22
- D 、23~27
- 3 【单选题】热电偶是由A、B两导体组合成的闭合回路,其中A导体为正极,当回路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将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极性取决于( )。
- A 、A导体的温差电势
- B 、温差较高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 C 、B导体的温差电势
- D 、温度较低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 4 【单选题】一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热电偶材料的λ=125W/(m·K),ρ=8930Kg,C=400J/(Kg·K)。热电偶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20℃的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则热电偶的过余温度达到初始过余温度的1%时所需的时间为( )s。
- A 、8~12
- B 、13~17
- C 、18~22
- D 、23~27
- 5 【单选题】半径为4mm的电线包一层厚3mm、导热系数的橡胶,设包橡胶后其外表面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热绝缘直径,并分析橡胶的作用。( )
- A 、14.8mm,减少散热
- B 、14.8mm,增强散热
- C 、12.0mm,增强散热
- D 、12.0mm,减少散热
- 6 【单选题】一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热电偶材料的λ=125W/(m·K),ρ=8930kg/m3,c=400J/(kg·K)。热电偶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20℃的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95W/(㎡·K),求热电偶的过余温度达到初始过余温度的1%时所需的时间为( )s。
- A 、8~12
- B 、13~17
- C 、18~22
- D 、23~27
- 7 【单选题】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进行测温时,要求接点处的温度应该是( )。
- A 、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 B 、不必相等
- C 、热电偶和铜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必须相等
- D 、必须相等
- 8 【单选题】热电偶是由A、B两导体组合成的闭合回路,其中A导体为正极,当回路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将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极性取决于( )。
- A 、A导体的温差电势
- B 、温度较高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 C 、B导体的温差电势
- D 、温度较低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 9 【单选题】一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热电偶材料的λ=125W/(m·K),ρ=8930kg/m3,c=400J/(kg·K)。热电偶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20℃的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95W/(㎡·K),求热电偶的过余温度达到初始过余温度的1%时所需的时间为( )s。
- A 、8~12
- B 、13~17
- C 、18~22
- D 、23~27
- 10 【单选题】热电偶是由A、B两导体组合成的闭合回路,其中A导体为正极,当回路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将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极性取决于( )。
- A 、A导体的温差电势
- B 、温度较高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 C 、B导体的温差电势
- D 、温度较低的接点处的接触电势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管内流动流体某断面平均温度按( )计算。
- 流体流过节流孔板时,管道近壁面的流体静压在孔板的哪个区域达到最大?( )
- 从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可知,为了获得正值扬程(),必须使( )。
- 气机采用三级压缩,Pl是压气机第一级进口压力,P4是最后一级的出口压力,则最佳的压力比π为( )。
- 如图3-3-1所示,应用细管式黏度计测定油的黏度。已知细管直径d=6mm,测量段长l=2m,实测油的流量Q=77cm3/s,流态为层流,水银压差计读值h=30cm,水银的密度ρHG=13600kg/m3,油的密度ρ=901kg/m3。油的运动粘度为( )。图3-3-1
- 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以K0为参变量的根轨迹图为( )。
- 一承压含水层厚度100m,渗透系数为10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中水位120m,观测井水位125m,两井相距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 )。
- 污水泵房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 )次。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