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米并跨越一条宽20米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米×7.0米×2.5米(长×宽×高),承台顸标高为+7.0米,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米;河道常水位为+8.0米,河床底标高为+5.0米,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米。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米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米。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说明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技术管理人员向所有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并形成记录归档。
注意:应由项目经理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组织并监督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因此,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存档。

- 1 【多选题】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工的有( )。
- A 、逐段悬臂挂篮施工
- B 、满堂支架法
- C 、顶推法施工
- D 、转体施工
- E 、缆索吊装施工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米并跨越一条宽20米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米×7.0米×2.5米(长×宽×高),承台顸标高为+7.0米,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米;河道常水位为+8.0米,河床底标高为+5.0米,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米。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米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米。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结合背景资料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补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米并跨越一条宽20米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米×7.0米×2.5米(长×宽×高),承台顸标高为+7.0米,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米;河道常水位为+8.0米,河床底标高为+5.0米,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米。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米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米。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分析堵管发生的可能原因,给出在确保桩质量的条件下合适的处理措施。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米并跨越一条宽20米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米×7.0米×2.5米(长×宽×高),承台顸标高为+7.0米,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米;河道常水位为+8.0米,河床底标高为+5.0米,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米。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米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米。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补充项目部采用的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商务楼工程,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为9m×9m。合同工期15个月,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第五层柱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局部有石子外露。经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但修补造成经济损失1.2万元。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安装梁底模板时起拱20 mm高度;并确定当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除梁底模板。 事件三: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多项设计变更,涉及C项、E项、F项等工作,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1所示。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工作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一中,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请分析混凝土表面石子外露的原因。 3.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如有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三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三,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6.针对事件四,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 6 【多选题】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工的有( )。
- A 、逐段悬臂挂篮施工
- B 、满堂支架法
- C 、顶推法施工
- D 、转体施工
- E 、缆索吊装施工
- 7 【多选题】港航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有( )。
- A 、热轧带肋钢筋
- B 、矫直回火钢丝
- C 、冷拉钢丝
- D 、冷拉钢筋
- E 、预应力钢绞线
- 8 【多选题】港航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有( )。
- A 、热轧带肋钢筋
- B 、矫直回火钢丝
- C 、冷拉钢丝
- D 、冷拉钢筋
- E 、预应力钢绞线
- 9 【单选题】某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预应力梁表面出现局部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对该预应力梁表面质量问题的恰当处理方式是()。
- A 、加固处理
- B 、修补处理
- C 、返工处理
- D 、限制使用
- 10 【建造师案例题】简述上部结构施工流程与浇筑施工要点。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土石围堰水下部分石渣、堆石体的填筑,一般采用( )施工。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的规定,工程师认为确有必要暂停施工时,应当以书面形式要求承包人暂停施工,并在提出要求后( )h内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 结构的功能要求中,()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影响构件的( )
- 建筑工程中,普通螺栓连接钢结构时,其紧固次序应为( )。
- 与轮胎式推土机比较而言,履带式推土机的特点有()。
- 根据有关规定,工地项目部应当()组织一次消防工作全面检查。
- 当防水材料为()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4%(质量比)。
- 对于防治裂缝的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具体应如何进行?
- 某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参与投标,并都委托了丙单位办理投标事宜,甲、乙的行为属于(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