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甲公司欠付乙公司100万元的到期货款,乙公司欠付丙公司100万元的到期租金,乙公司遂要求甲公司直接向丙公司签发一张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2020年6月1日,甲公司签发一张以丙公司为收款人、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付款日期为2020年9月1日。A银行已经承兑并在票据上签章。6月5日,为向丁公司支付货款,丙公司在汇票的背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因急需现金,将该汇票背书转让贴现给戊公司,戊公司向丁公司支付现金95万元。6月25日,戊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庚公司,以支付工程款。庚公司对丁公司与戊公司之间票据转让的具体情况并不知情。9月5日,庚公司向A银行请求付款,A银行以出票人甲公司账户资金不足为由拒绝付款,并于当日出具了退票理由书。9月6日,庚公司向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同时发出追索通知。其中,丙公司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丁公司以戊公司未向其交货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丙公司对庚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丙公司对庚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成立。根据规定,背书人(丙公司)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其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 1 【综合题(主观)】C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2 【综合题(主观)】B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3 【案例分析题】C公司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理由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 4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5 【案例分析题】乙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6 【案例分析题】丁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7 【案例分析题】戊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8 【案例分析题】乙拒绝向B公司承担责任的理由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 9 【案例分析题】A 公司拒绝向 F 公司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10 【案例分析题】C 公司拒绝向 F 公司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与乙两人之间存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乙仍然使用该房并按照原合同如数交纳租金,甲也收取该租金,那么在原租赁合同期满后()。
- 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如果甲研究所同意解除合同,是否可以不再向乙公司交付约定的设备?是否可以不向乙公司返还100万元预付款?分别说明理由。
- 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的净资产为负,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有关资产:商业用房一间,账面价值100万元;机器设备一套,账面价值20万元;银行存款30万元;应收乙的账款30万元(2008年1月20日到期);应收丙的账款70万元(2008年2月6日到期)。甲公司有关负债:应付丙的账款50万元(2008年3月5日到期);应付丁的账款180万元(2008年1月10日到期)。2008年以来,甲公司的资产处理及债权债务清偿情况如下:(1)1月20日,丁请求甲公司偿还欠款未果。但在1月28日丁发现甲公司曾于1月15日将机器设备赠送给了戊。(2)2月3日,甲公司将拥有的商业用房以60万元的价格(市场价格为120万元)转让给非关联企业己公司,己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让该房产,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3)2月21日后,甲公司一直催告乙偿还债务,但乙到8月底仍未偿还,甲公司亦未采取其他法律措施。(4)3月15日,甲公司向丙提出就50万元债权债务予以抵销。(5)4月10日,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将对丙的20万元债权以1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庚。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丁是否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将机器设备赠送给戊的行为?并说明理由。(2)丁是否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将商业用房转让给己公司的行为?并说明理由。(3)丁是否有权代位行使甲对乙的债权?并说明理由。(4)甲是否有权向丙主张就50万元的债权债务予以抵销?并说明理由。(5)甲庚之间的债权转让何时生效?何时对丙产生效力?并分别说明理由。
- 该企业当月进口应纳的关税。
-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所得溢价款,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式是( )。
- (1)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的情况下,配股的除权价格;
-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用的下列方法中,符合税法规定的是( )
- 假设A公司2019年选择可持续增长策略,请计算确定2019年所需的外部筹资额。
- 甲公司是一家精密仪器制造商,由于相关机器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昂贵性,导致该行业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新的进入者,且精密仪器制造领域长期被甲、乙、丙三家公司操控着,相关产品的价格极其昂贵。从产业五种竞争力角度分析,上述分析因素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