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
- A 、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
- B 、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
- C 、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
- D 、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

- 1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事故源强设定可采用计算法和()。
- A 、经验估算法
- B 、类比法
- C 、指数法
- D 、矩阵法
- 2 【多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属于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属于较敏感的是()。
- A 、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
- B 、排入海水水质分类第三类
- C 、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 H流经范围内涉跨省界的
- D 、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 H流经范围内涉跨市界的
- 3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最大可信事故是()。
- A 、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 B 、基于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 C 、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的事故
- D 、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严重的事故
- 4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判定烟团/烟羽是否为重质气体,取决于它()。
- A 、相对空气的“过剩密度”和环境条件因素等
- B 、相对空气的“初始密度”和环境条件因素等
- C 、相对氧气的“过剩密度”和环境条件因素等
- D 、相对氧气的“初始密度”和环境条件因素等
- 5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潜势是()。
- A 、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 B 、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 C 、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 D 、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 6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
- A 、关心点概率分析
- B 、有毒有害气体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分析
- C 、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 D 、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分析
- 7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大气毒性终点浓度是()。
- A 、人员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出现健康影响或死亡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用于判断周边环境风险影响程度
- B 、人员短期暴露可能会导致出现健康影响或死亡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用于判断周边环境风险影响程度
- C 、人员短期暴露一定会导致出现健康影响或死亡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用于判断周环境风险影响程度
- D 、人员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出现健康影响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用于判断周边环境风险影响程度
- 8 【多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与建议包括()。
- A 、项目危险因素
- B 、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
- C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D 、综合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的工作过程,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是否可防控的结论
- 9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中度敏感的区域是()。
- A 、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
- B 、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
- C 、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
- D 、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
- 10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识别内容包括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和()。
- A 、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 B 、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 C 、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 D 、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属于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CEMS)缺失数据时间段的有()。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废水产生指标的是()。
- 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废水中COD浓度为400mg/L,排入Ⅳ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为60%,Ⅳ类水体COD浓度的排放标准200mg/L。乙企业废水处理后COD年排放量为()。
- 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
- 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验收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主体功能区依据主体功能,海洋空间划分不包括()。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用能够达到()的污染防治技术。
- 测得某站点共有甲、乙、丙、丁四种浮游生物,个体数量分别为4、16、8、12,则物种丁的优势度是( )。
- 废水使用A2/O方法进行脱氮除磷,一般要求缺氧池中的溶解氧浓度为(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