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 A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 B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 C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 D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 E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C,E】
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不应大于25m。

- 1 【多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主要由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 )构成。
- A 、圆钢
- B 、扁钢
- C 、裸导线
- D 、线槽
- E 、钢管
- 2 【多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主要由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构成。
- A 、圆钢
- B 、扁钢
- C 、裸导线
- D 、线槽
- E 、钢管
- 3 【单选题】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中,明装的接闪器和引下线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组成,以()为宜。
- A 、法兰连接
- B 、熔焊连接
- C 、机械连接
- D 、螺纹连接
- 4 【单选题】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中,整个防雷接地装置系统的施工安排坚持()的原则。
- A 、由上而下
- B 、由里到外
- C 、由强到弱
- D 、由下而上
- 5 【单选题】防雷保护装置明装的接闪器和引下线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组成,以( )为宜,若有不可避免的熔焊连接,则在连接处应加强防腐涂层。
- A 、机械连接
- B 、法兰连接
- C 、螺纹连接
- D 、黏合连接
- 6 【单选题】防雷装置明敷的避雷带、避雷网及引下线应平直,在转弯处应成( )。
- A 、锐角折弯
- B 、圆弧状
- C 、直角折弯
- D 、钝角折弯
- 7 【多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主要由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构成。
- A 、圆钢
- B 、扁钢
- C 、裸导线
- D 、线槽
- E 、钢管
- 8 【多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主要由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构成。
- A 、钢管
- B 、线槽
- C 、扁钢
- D 、圆钢
- E 、裸导线
- 9 【多选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主要由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构成。
- A 、钢管
- B 、线槽
- C 、扁钢
- D 、圆钢
- E 、裸导线
- 10 【多选题】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
- A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 B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 C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 D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 E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热门试题换一换
- 选择现场合适的汽车式起重机完成燃气轮机的吊装任务,并作荷载核算。
- 工程质量事故应当由()负责进行处理。
- 某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到2006年5月1日到期,其应在( )前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 )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关于代位权的行使,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关注的焦点是( )。
- 以下为特殊土的是()。
- 涂刷防水涂料时,第二层涂刷的方向应与第一层()。
- 工程质量监督申报手续应在工程项目( )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