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使用城镇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也有其缺陷,其主要原因是() 。
- A 、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B 、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
- C 、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
- D 、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起见和易于进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国际通行的方法——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指标,称为“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但是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是其存在的一个缺陷。

- 1 【单选题】城市化稳定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 )以上。
- A 、40%
- B 、50%
- C 、60%
- D 、70%
- 2 【单选题】有形的城镇化指的是( )的城镇化。
- A 、物质上和形态上
- B 、精神上和意识上
- C 、形态上和意识上
- D 、生活方式上
- 3 【单选题】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重要指标,称为( )。
- A 、城镇化水平
- B 、城镇化进程
- C 、城镇化过程
- D 、城镇化数量
- 4 【单选题】在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方面,大城市和小城市表现出的不同点是( )。
- A 、小城市公共设施等用地比重要高,居住用地比重会低些
- B 、大城市公共设施等用地比重要低,居住用地比重会高些
- C 、大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会比小城市低
- D 、大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会比小城市高
- 5 【多选题】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加快与农村人口的转化将趋于停止的现象,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些阶段表现出来的() 。
- A 、初期阶段
- B 、中期阶段
- C 、后期阶段
- D 、这种现象不存在
- E 、持续阶段
- 6 【单选题】在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 A 、城镇化构筑物
- B 、城镇化经济
- C 、城镇化建筑物
- D 、城镇化道路
- 7 【多选题】在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发展趋势是( )。
- A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
- B 、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 C 、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 D 、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 E 、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集聚
- 8 【单选题】21世纪全球已迈人城市时代,城市化人口达到( ),城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
- A 、30%
- B 、40%
- C 、50%
- D 、60%
- 9 【单选题】某城市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为500万,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则5年后的城市人 口预测值为( )万。
- A 、560
- B 、580
- C 、600
- D 、700
- 10 【多选题】适用于小城镇规模定性分析的城镇化人口预测方法有( )。
- A 、类比法
- B 、区位法
- C 、增长率法
- D 、分项预测法
- E 、区域人口分配法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地块建筑密度应考虑与( )的换算关系,以保证其可操作性。
- 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精神享受性要求的有( )。
-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 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条件包括( )。
- 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采用的布置方式不包括( ) 。
- 火山灰水泥的特点包括()。
- 在行政法的渊源中,(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法律、军事等方面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
- 一般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 场地排水的暗管排水形式的适用范围包括() 。
- 城市社会空间隔离的基本含义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