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第一,运用公开市场操作,2007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4.07万亿元,其中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的3年期央行票据5550亿元;第二,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第三,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题目: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 A 、促进人民币升值
- B 、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 C 、抑制通货紧缩
- 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D】
央行“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明显可见央行是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一个工具,由此可见央行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影响。

- 1 【单选题】在我国,主要体现中央银行"国家的银行"职责的业务是( )。
- A 、代理国库
- B 、再贷款
- C 、货币发行
- D 、转贴现
- 2 【单选题】商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
- A 、资产
- B 、负债
- C 、准备金
- D 、公积金
- 3 【客观案例题】2007年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
- A 、鼓励信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
- B 、警示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 C 、加大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 D 、深度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
- 4 【客观案例题】2007年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
- A 、鼓励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 B 、警示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 C 、加大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 D 、深度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
- 5 【客观案例题】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 A 、促使人民币升值
- B 、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 C 、抵制通货紧缩
- 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 6 【客观案例题】2007年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 )。
- A 、鼓励信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
- B 、警示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 C 、加大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 D 、深度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
- 7 【客观案例题】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
- A 、促进人民币升值
- B 、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 C 、抑制通货紧缩
- 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 8 【客观案例题】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 A 、促使人民币升值
- B 、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 C 、抵制通货紧缩
- 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 9 【多选题】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有()。
- A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 B 、维护金融稳定
- C 、实现充分就业
- D 、向贫困地区的企业和个人直接提供政策性贷款
- E 、提供金融服务
- 10 【单选题】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 A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 B 、多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 C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 D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主要有()
- ()是仅指明交易的数量,而不指明交易的具体价格,要求投资银行按照即时市价买卖。
- 下列有关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基本原则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 甲公司为了低价获得乙公司的紧俏物资,在账外暗中给予乙公司主要负责人现金20万元,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了()。
- 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流动性负债的是()。
-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往往能够获得较多的在职培训,其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
- 关于组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下行为中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的有()。
-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 000元、1 200元、800元和1 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 100元、1 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