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黏质粉土、砂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拌合与洒水→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护。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路基施工由于进度要求必须在冬期进行,项目部要求在做好冬期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作业:(1)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2)公路路堤填筑;(3)整修路基边坡;(4)河滩地段可利用冬期水位低,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项目部安排的上述作业能否进行?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路基施工由于进度要求必须在冬期进行,项目部要求在做好冬期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作业:(1)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2)公路路堤填筑;(3)整修路基边坡;(4)河滩地段可利用冬期水位低,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冬期路基填筑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黏质粉土、砂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后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简述改善方法。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黏质粉土、砂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68.53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粉质黏土、砂性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设计单位根据相关情况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施工单位对土质进行了改善,施工中还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发现在K30+500~K37+800段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简述改善方法。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68.53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粉质黏土、砂性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设计单位根据相关情况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施工单位对土质进行了改善,施工中还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发现在K30+500~K37+800段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输煤矿的货车较多。(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5)根据施工记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cm。(10)不同路段的集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11)填方路段填料为土夹石、不容易控制压实度。(12)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生。以上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分析,你认为都正确吗?如果有不正确的,请你改正过来。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输煤矿的货车较多。(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5)根据施工记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cm。(10)不同路段的集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11)填方路段填料为土夹石、不容易控制压实度。(12)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生。请你从混凝土强度、路面排水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上面原因中第(7)、(8)、(9)、(10)条为什么是产生混凝土开裂或断板的原因。
- 9 【单选题】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不得使用( )。
- A 、水泥稳定未筛分碎石
- B 、石灰土
- C 、水泥稳定碎石土
- D 、二灰砾石
- 10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施工,合同规定的主要工作项目有路基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和一座小桥。其中路基工程的土方基本平衡,开挖量小,土方转运距离在70m左右。采用轮胎式摊铺机进行路面施工。桥梁基础为钻孔桩基础,该处主要为卵石、漂石地质条件。本路段桥梁基础施工宜采用( )进行钻孔作业。
- A 、螺旋钻机
- B 、冲击钻机
- C 、回转斗钻机
- D 、液压旋挖桩孔机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有相应的规定,其中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后才可进行的工作是( )。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的电器安装的设置,应为( )。
-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时,可以采用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情形有()。
- 水泥厂为承包商供应水泥,承包商已支付全部货款。交货时承包商因水泥厂交货时间比合同约定晚了两天而要求支付违约金,水泥厂表示拒绝并把水泥卸放在合同约定的地点。第二天上午乌云密布,下午天降暴雨把部分水泥淋湿硬化。则该部分损失( )。
- 一般建设工程项目很少发生或一些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具体发生时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列入,如下列()。
- 在几级大风范围半径到达工地前几小时,非自航船舶应抵达避风锚地。
- 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哪些程序?
- 以下关于沥青混合料碾压说法正确是( )。
- 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
- 指出井点降水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