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位于南京市的甲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发生以下业务:(1)在哈尔滨某县以清包工方式承接A建筑项目,预收含税工程款1100万元,支付含税分包款300万元,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为完成A建筑项目购进辅助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2)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承接B建筑项目,预收含税总包款4200万元,支付含税分包款1800万元,分包工程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为完成B建筑项目购进辅助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万元。(3)在本市以包工包料方式承接C建筑项目,当月完工收取含税工程款2000万元,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为完成C建筑项目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万元。(4)本月甲建筑公司采购办公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支付自来水水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0.03万元;支付电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万元;支付桥闸通行费并取得通行费发票注明通行费1万元。(5)本月购入1台建筑设备,既用于一般计税项目,也用于简易计税项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万元。(6)本月将一批旧建筑设备(均为营改增前购置)出售,取得含税收入20.5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未放弃减税)。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B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44.04
- B 、64.86
- C 、69.90
- D 、113.51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9%)×2%=(4200-1800)÷(1+9%)×2%=44.04(万元)

- 1 【客观案例题】该公司提供建筑服务应缴纳的增值税( )万元。
- A 、65
- B 、67.5
- C 、133.78
- D 、148.5
- 2 【客观案例题】A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15.53
- B 、23.30
- C 、21.36
- D 、32.04
- 3 【客观案例题】A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15.53
- B 、23.30
- C 、21.36
- D 、32.04
- 4 【客观案例题】B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44.04
- B 、64.86
- C 、69.90
- D 、113.51
- 5 【客观案例题】该企业在C县城提供的建筑服务应预缴增值税( )万元。
- A 、3
- B 、3.08
- C 、0
- D 、3.66
- 6 【多选题】纳税人跨市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时,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 )。
- A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 B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 C 、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 D 、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 E 、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 7 【客观案例题】A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8 【客观案例题】B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9 【客观案例题】A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15.53
- B 、23.30
- C 、21.36
- D 、32.04
- 10 【客观案例题】B建筑项目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应预缴的增值税为( )万元。
- A 、44.04
- B 、64.86
- C 、69.90
- D 、113.51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行为不服,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根据《民法通则》,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和法定代理。所谓法定代理是指()。
- 2011年的基本获利率()。
- 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不需要履行税务行政许可程序。
- 某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8年4月30日,该公司在2008年4月30日之前发生的下列事项,不需要对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是()。
-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项目有()。
- 下列关于从量计征消费税计税依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2019年李某出租房屋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 下列油类产品中,应征收资源税的是( )。
-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告市公安局发现黄某还有新的违法行为尚未给予行政处罚,市公安局遂对其新的违法行为作出了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黄某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 )。
- 根据民法相关理论,甲、乙与丙之间的租赁法律关系属于(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