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对某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设置情况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 A 、地下一层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 B 、地下一层1个50㎡的仓库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C 、四层1个50㎡的会议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D 、四层1个50㎡游戏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排烟系统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8.5 防烟和排烟设施
8.5.1 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生产车间;
3.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
4.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中庭;
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本题答案:D。

- 1 【单选题】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 A 、 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
- B 、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
- C 、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
- D 、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
- 2 【单选题】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 A 、 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
- B 、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
- C 、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
- D 、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
- 3 【单选题】对某公共建筑内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安装检查,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列关于系统组件的安装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 、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难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 B 、排烟阀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的位置
- C 、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 D 、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 4 【单选题】对某企业办公楼防排烟系统设置情况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 A 、地上一层面积为120㎡、经常有人参观的家具展厅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B 、建筑内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 C 、地上二层面积为80㎡的员工休闲区未设置排烟设施
- D 、地上三层面积为40㎡的资料室无窗,未设置排烟设施
- 5 【单选题】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 A 、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
- B 、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
- C 、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
- D 、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
- 6 【单选题】对某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A 、地上四层建筑面积为50
的KTV未设置排烟设施
- B 、地上二层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 C 、办公楼内建筑面积为20
的地上值班室未设置排烟设施
- D 、四层建筑面积为50
的会议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7 【单选题】对某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设置情况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 A 、地下一层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 B 、地下一层1个50
的仓库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C 、四层1个50
的会议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D 、四层1个50
游戏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8 【单选题】对某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置情况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A 、地下一层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 B 、地下一层1个50
的仓库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C 、四层1个50
的会议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D 、四层1个50
游戏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 9 【多选题】对下列建筑或场所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检查,下列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 A 、地下2层纸张仓库,层高3.0m,每层建筑面积500m²,内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层划分为1个防烟分区
- B 、建筑尺寸为80m×25m的多层木工厂房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空间净高为4.5m,每层划分了2个防烟分区
- C 、高层综合楼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触发某层内1只感烟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消防联动控制器在30s内联动开启该层全部常闭排烟口
- D 、多层电信楼每层划分为2个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之间采用多块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活动挡烟垂壁,挡烟垂帘之间搭接宽度为100mm
- E 、综合楼内附设的展览馆,空间净高为6m,单独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内部设有一套机械排烟系统,沿长边依次划分为建筑面积350m²、350m²、200m²、500m²的4个防烟分区,其,系统计算排烟量确定为42000m³/h
- 10 【单选题】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 A 、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
- B 、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
- C 、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
- D 、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
- 下列关于干式报警阀组安装及质量检测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深圳9·20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舞王俱乐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村综合楼三至五层,经营场所为一间演艺大厅和10间包房,面积共约1000㎡,可容纳380人左右。该倶乐部内部装修违规使用易燃材料,未通过消防验收。舞王俱乐部于2007年9月8日开业,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不合格,属于无牌无照擅自经营。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起火灾的处置情况(一)起火简要经过 事发时,俱乐部内有数百人正在喝酒看歌舞表演,火灾是由于23时该俱乐部员工王某在演艺大厅表演节目时,使用自制道具手枪发射烟花弹,引燃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致。 火灾初期,工作人员虽然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起动了自动灭火设施,但均未能有效控制火势,大火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浓烟和毒气,楼层随即断电,排烟设施失效,致使能见度在强光灯照射下不足1m。 起火点位于舞王俱乐部3楼,现场有一条大约10m长的狭窄过道。由于应急灯配置严重不足,加上疏散通道狭窄复杂,大厅玻璃镜墙反光,误导了逃生路线。事故发生时,在场观看表演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近500人,现场人员逃出时,过道上十分拥挤,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组织引导,造成顾客心理极度恐慌,无法及时找到疏散出口,进而出现互相拥挤和踩踏,造成惨剧。(二)处置过程 接报后,省委副书记、时任省委政法委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等领导立即带领深圳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挥扑救,共调动18支消防队、30辆消防车、310名消防指战员参与扑救工作。经全力扑救,大火于当晚11时25分扑灭,疏散和救出被困人员156人。 1.快速反应,全力组织救援。火灾发生不到10分钟,龙岗区消防中队的两辆消防车、19名消防员及时赶到现场,随后又有17支消防队陆续到达,迅速投入扑救工作。及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将参战力量分成救人、灭火、排烟、警戒等4个小组,全力开展救援灭火工作。 2.科学处置,认真做好善后工作。事故发生后,深圳市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某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某等任副组长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卫生部、省卫生厅分别派出医疗专家赶赴深圳市,指导协助当地卫生部门抢救伤员。深圳市安排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品、最好的服务救治伤员,确保将死亡人数降到最低限度。及时发布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公布火灾情况和善后处置工作。 3.总结教训,全面开展安全整治。9月23日,省政府召开了事故分析会暨防范重特大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下发了《关于深圳市龙岗区“9·20”特大火灾事故的紧急通报》,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进一步抓好全省安全工作的意见。深圳市9月21日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专项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9月23日,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某主持召开全市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工作会议,要求认真吸取“9·20”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全面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 4.认真查处,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9月21日晚,深圳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决定对5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责成司法机关对违法经营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成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认真反思,深刻检查,全力做好善后工作。9月23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梁嘉琨任组长的广东深圳“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150㎡,造成44人死亡,58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89.76万元。四、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一)直接原因 该俱乐部员工王某在演艺大厅表演节目时,使用自制道具手枪发射烟花弹,引燃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致。(二)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 1.场内人员高度聚集。发生火灾当晚正好是星期六,正是人们进入娱乐场所消费的高峰时段。舞王俱乐部是当地最火的俱乐部之一,着火大厅面积700多㎡,大厅内聚集了近500人。火灾发生时舞台正进入表演高潮时刻,高度聚集的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散开。 2.火势发展迅猛。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演员使用道具枪15秒后有观众发现起火,30秒后火势迅猛蔓延,浓烟迅速笼罩整个大厅,1分钟后全场断电,许多进入该场所消费的人员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被困在黑暗和有毒烟雾的包围之中。 3.烟雾浓、毒性大。舞王俱乐部采用了大量吸声海绵装修,海绵属于聚氨酯合成材料,燃点低、发烟大,燃烧产物毒性强。聚安酯属于易燃材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甲醛等,给火场被困人员造成了致命的灾难,也给消防救援人员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4.组织疏散混乱。火灾发生后,人群极度恐慌,现场又缺乏有组织的疏散引导,加上俱乐部大厅吧台桌椅设置密集,几百人同时涌向主出入口正门方向逃生,以至互相踩踏,造成死伤。(三)主要教训 1.在人员密集、封闭娱乐场所内大量使用易燃有毒的海绵吸音材料。 2.在室内使用自制道具手枪发射烟花弹。 3.火灾发生初期,组织疏散混乱。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事故发生后,由公安部门牵头,成立专案组,迅速对23名事故责任人实施了刑事拘留。2009年8月,国务院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60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舞王俱乐部董事长、深圳市龙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等35名事故责任人被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深圳市分管副市长、龙岗区区长、分管副区长、龙岗街道办事处主任等25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依法取缔舞王俱乐部。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
-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
- 当管道穿梁安装时,穿梁处宜设置一个()。
- 细水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
- 对防火间距实地进行测量时,沿建筑周围选择相对较近处测量间距,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
- 生产厂房在确定防火间距时,主要影响因素有()。
-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对水喷雾系统进行联动试验,试验的内容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某学校有甲、乙两座教学楼,甲教学楼一起火灾的消防用水设计流量为30L/s。乙教学楼一起火灾的消防用水设计流量为40L/s,两座教学楼共用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一起火灾的消防用水设计流量至少应为()L/s。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