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新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为8×250kW,采用堤后式布置于某干河堤防背水侧,主要工程内容有:①泵室(电机层以下);②穿堤出水涵洞(含出口防洪闸);③进水前池;④泵房(电机层以上);⑤压力水箱(布置在堤脚外);⑥引水渠;⑦机组设备安装等。施工期为当年9月~次年12月,共16个月,汛期为6月~8月,主体工程安排在一个非汛期内完成。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泵室段地面高程19.6m,建基面高程15.6m。勘探揭示19.6~16.0m为中粉质壤土;16.0~13.5m为轻粉质壤土;13.5~7.0m为粉细砂,富含地下水;7.0m以下为重粉质壤土(未钻穿)。粉细砂层地下水具承压性,施工期水位为20.5m,渗透系数为3.5m/d。施工时采取了人工降水措施。事件2:泵室基坑开挖完成后,泵室天然地基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联合验收,并共同核定了质量等级。事件3:在某批(1个验收批)钢筋进场后,施工、监理单位共同检查了其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外观质量,并测量了钢筋的直径,合格后随机抽取了一根钢筋在其端部先截去了300mm后冉截取了一个抗拉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进行检验。事件4:该排涝泵站为一个单位工程,共分10个分部工程,所有分部工程质量均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质量优良(含2个主要分部工程),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1.6%,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与检验资料齐全,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的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题目:请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改正如下。
(1)不妥之处:检查不全面。
正确做法:还应该检查试验报告单和标牌。
(2)不妥之处:合格后随机抽取了一根钢筋进行检验。
正确做法:应该随机抽取了两根合格的钢筋进行检验。
(3)不妥之处:在钢筋端部先截去了300 mm后再截取了一个抗拉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
正确做法:钢筋端部要先截去500 mm再取试样。

- 1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 2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 3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
- 4 【建造师案例题】请指出材料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 5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 6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 7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改正。
- 8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改正。
- 9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2、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正确做法。
- 10 【建造师案例题】指出事件5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返修的经济损失由谁承担?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地质构造(或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叫做地质构造面或岩层层面的产状。产状有三个要素,下面不属于三要素的是( )。
- 工程建设监理的正确程序是( )。 ①按工程建设进度,分专业编制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 ②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签署建设监理意见 ③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④建设监理业务完成后,向项目法人提交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 ⑤按照建设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
- 某市政工程,业主与监理、施工单位分别签订了工程监理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符合合同工期要求,并得到了监理工程师批准。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打桩1工程施工质量较差,补桩用去20万元,且打桩1作业时间由原来的35 d延长到45 d。 事件2:挖土2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一个勘察报告未提及的大型暗浜,增加处理费用2万元,且作业时间由原来的20 d增加到25 d。 事件3:基础2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自检之后,马上进行回填土2施工。回填土2施工到一半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挖开重新检查基础2质量。 问题 1.计算网络计划总工期,并写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 2.事件1、事件2发生后,施工单位可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要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进行基础检查的理由是什么?
- 常见的浅埋暗挖典型施工方法中,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顺序为( )。
- 在下列工程中,需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有()。
- 钢结构焊接中,可以引弧的构件是( )。
- 在投标时,投标者之间协商报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属于投标人()。
- 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水泥质量疑义问题应如何处理?
- 关于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