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某市位于某省南部,面积为3.94万k,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全区按地貌来分,丘陵占3/5,山地和平原丘岗各占1//5。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需要对纳入规划的周边县市局部区域进行野外实地踏勘和地形图测量。某测绘单位接受了规划区域内某区块1:1000地形图测量任务,测区面积约15.0k,测区内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连绵,海拔为80~300m。有一-条地方铁路和一条高等级公路贯穿整个测区。居民地多坐落于山间谷地和河流阶地,山区植被茂盛,多为树林与灌木,通视条件较差,测量环境艰苦。测区内已有资料:国家二等三角点2个,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以GPSD级控制网为地方坐标系,作为平面控制起算资料。收集了2个国家二等水准点,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高程控制起算数据。技术依据:《城市测量规范》(CJ]/T8--20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采用地方坐标,高斯正形投影3%分带。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图比例尺1:1000,采用矩形分幅和行列编号,基本等高距为1m。测绘设备:全站仪4台、双频GPS接收机4套、数字水准仪数台等仪器。人员:12人,分成4个小组。成图方法:采用GPS-RTK结合全站仪测图。问题:
题目:说明交通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具体应做到哪些要点?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交通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具体要点:应反映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应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并应正确表示水运和海运的航行标志、河流的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铁路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曲线段的铁路,应 测量内侧轨顶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公路与其他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并应在图上每隔150~200mm注出公路等级代码及其行政等级代码和编号,且有名称的,应加注名称。公路、街道宜按其铺面材料分别以混凝土、沥青、石、砖、砾、土、碴等注记于图中路面,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地类界符号分开。
铁路与公路或其他道路平面相交时,不应中断铁路符号,而应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重交叉 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可不绘,桥墩或立柱应根据用图需求表示。
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道路通过居民地应按真实位置绘出,不宜中断;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墙和出入口,并应注明名称,中央分隔带可根据用图需求表 示;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等绘出。
跨河或谷地等的桥梁,应测定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并应注明建筑结构;码头应测定轮廓线,并应注明其名称,无专有名称时,应注记“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测定,并用相应符号表示。

- 1 【多选题】根据《测绘合同》示范文本,测绘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
- A 、测量范围
- B 、执行技术标准
- C 、测绘设备
- D 、测绘内容
- E 、测绘工程费
- 2 【案例分析题】说明在本图集出版前,测绘行政相关机构对该专题图进行审查时,主要应审查哪些内容。
- 3 【单选题】下列内容中,表示测绘内容的是( )。
- A 、质量标准
- B 、测绘数量
- C 、测绘成果种类
- D 、技术依据
- 4 【单选题】下面内容中表示测绘范围的是()。
- A 、测绘数量
- B 、测区边界
- C 、测绘目的
- D 、测区边界
- 5 【案例分析题】说明在本图集出版前,测绘行政相关机构对该专题图进行审查时,主要应审查哪些内容。
- 6 【多选题】根据《测绘合同)示范文本,测绘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
- A 、测量范围
- B 、执行技术标准
- C 、测绘设备
- D 、测绘内容
- E 、测绘工程费
- 7 【多选题】根据《测绘合同》示范文本,测绘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
- A 、测绘项目完成工期
- B 、乙方的义务
- C 、测绘技术方法
- D 、测绘工程费
- E 、测绘范围
- 8 【单选题】海洋测绘的主要载体是( )。
- A 、船舶
- B 、海洋
- C 、测绘仪器
- D 、海中的各种平台
- 9 【多选题】测绘人员在( )时,应当主动出示测绘作业证。
- A 、进入住宅小区进行测绘
- B 、使用测量标志
- C 、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
- D 、办理与所进行的测绘活动相关的其他事项
- E 、进入测绘人员自己单位
- 10 【多选题】测绘人员在( )时,应主动出示测绘作业证。
- A 、进入住宅小区进行测绘
- B 、使用测量标志
- C 、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
- D 、办理与所进行的测绘活动相关的其他事项
- E 、进入测绘人员自己单位